摸
鱼
儿
听
春
教
、
燕
颦
莺
诉
。
朝
朝
花
困
风
雨
。
六
桥
忘
却
清
明
后
,
碧
尽
柳
丝
千
缕
。
蜂
蝶
侣
。
正
闲
觅
闲
花
,
闲
草
闲
歌
舞
。
最
怜
西
子
。
尚
薄
薄
云
情
,
盈
盈
波
泪
,
点
点
旧
眉
妩
。
流
红
记
,
空
泛
秋
宫
怨
句
。
才
色
何
处
娇
妒
。
落
红
无
限
随
风
絮
。
诗
恨
有
谁
曾
遇
。
堪
恨
处
。
恨
二
十
四
番
,
花
信
催
花
去
。
东
君
暗
苦
。
更
多
嘱
多
情
,
多
愁
杜
宇
,
多
诉
断
肠
语
。
写景
春景
抒情
咏物
花
节令
清明
地点
西湖
时间
夏至
节日
译文
听春天教诲,燕子与黄莺诉说。早晨的花儿因风雨而困倦。
过了清明节后,六桥边的柳丝变得碧绿无尽。蜜蜂与蝴蝶为伴。
正闲适地寻找空闲的花朵,闲草,还有闲适的歌舞。最喜欢西湖景色。
云儿轻轻飘动,波光闪烁着泪光,点点旧时的眉目依然妩媚。
看到落花记录的空白,空留秋天的宫怨诗句。才华与美貌在何处被嫉妒?
落花无穷无尽地随风飘散。诗歌中的遗憾有谁能够理解?最令人痛恨的是……
二十四番花信催着花朵离去。东君(指春天)暗自痛苦。
还有更多的嘱托给多情的人,给多愁的杜鹃,还有更多的断肠话语。
赏析
这首《摸鱼儿》是宋代词人莫崙的作品,词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情感。词的上片以“听春教、燕颦莺诉”起笔,生动展现了春日里燕子呢喃、黄莺啼鸣的场景,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接着,“朝朝花困风雨”描绘了花朵在风雨中挣扎的情景,透露出诗人对春花易逝的感慨。“六桥忘却清明后,碧尽柳丝千缕”写的是清明过后,柳树翠绿的景象,但词人似乎并未沉浸在节日的欢愉中,反而因柳丝的碧绿而勾起了淡淡的哀愁。“蜂蝶侣”三句则描绘了蜜蜂蝴蝶在花丛中忙碌,与词人的闲散形成对比,更显其内心的孤寂。下片转向对西子的思念,以“最怜西子”表达对女子的深深眷恋,她如西湖的秀美,却有着薄云般的情愫和盈盈的泪光,这使得词人的感情更加深沉。“流红记”以下,词人借秋天的宫怨和飘零的落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和对才色出众的女子被嫉妒的感慨。最后,“东君暗苦”至结尾,词人将对春去花落的哀伤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借杜宇的叫声传达出无尽的愁绪和对东君(春神)的责问,表达了深深的哀怨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词人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猜您喜欢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韶阳恭谒虞帝庙有赋(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南巡往日怜韶石,遍奏鸣琴六六峰。天阙自开双锦绣,翠华长驻一芙蓉。月明瑶瑟来双女,风起珠尘绕六龙。云里帝城蒲阪似,葱葱御气绛绡重。
人日瀛台即目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安长乐哕鸾声,佳祉欣占人日晴。祇以对时怀位育,因之取便到蓬瀛。岁华见说登台赏,国典惟遵彻乐韺。宝月楼头春色好,为田一揽万民情。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唐·张锡
九秋霜景净,千门晓望通。仙游光御路,瑞塔迥凌空。菊彩扬尧日,萸香绕舜风。天文丽辰象,窃抃仰层穹。
秀华续咏(其三十)刘采春
清·黄金石
浙东风味果何如?廉访句留十载余。领略镜湖春色好,因循原不为鲈鱼。
扫花游·元夕同秋岳作于无外邸中用周美成韵
明末清初·龚鼎孳
绛霞万叠,照曲巷斜栏,黛峰横楚。远香几缕。衬金虫紫凤,雅歌妙舞。一带银纱,若雾琼梅散雨。踏花去。问取玉人,春色来处。人醉花不许。又走马星桥,翠钿争路。画堂列俎。趁芳宵好客.....
夜合花
宋·高观国
斑驳云开,濛松雨过,海棠花外寒轻。湖山翠暖,东风正要新晴。又唤醒,旧游情。记年时、今日清明。隔花阴浅,香随笑语,特地逢迎。人生好景难并。依旧秋千巷陌,花月蓬瀛。春衫抖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