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夜景
季节
秋季
听觉
四季之冬
夜晚雨景

赏析

这首宋朝李正民所作的《夜半》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夜中的静谧与孤独。首句“虚堂卧听雨如倾”,以“虚堂”点出诗人所在之处的空旷与静寂,而“雨如倾”则生动地描绘了雨势之大,仿佛整个天地都在倾泻着雨水。这样的环境设定,为后续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调。接着,“却讶蟾光透牖明”一句,诗人由听雨转而注意到月光透过窗户,虽在深夜,但月光依然明亮,这种意外的发现,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在这样的环境下,外界的喧嚣似乎都被隔绝,只剩下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起唤仆人犹未醒”,这一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孤寂与等待。在如此深沉的夜晚,即使呼唤仆人,也未能唤醒他们的睡意,这不仅增加了诗的孤独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的漫长。最后,“楼头挝鼓报三更”一句,通过报时的鼓声,将读者带入更深的夜晚,同时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时间的紧迫感。鼓声打破了之前的寂静,提醒着人们时间的流逝,让读者感受到夜的深邃与时间的无情。综上所述,《夜半》诗通过对深夜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捕捉,成功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时间的独到理解。

猜您喜欢

曹仁宪谨荣寿五言排律
清·林玉文
邺下清风在,贤良夙慎修。抚绥安此邑,布化展鸿猷。庠序兴文甲,农桑重里州。三多徵华祝,五福叶箕畴。天上长庚焕,人间瑞气浮。召公堪比德,陶令恰为俦。对菊酣琼宴,跻堂举玉瓯。淡.....
山楼夜
宋·释文珦
月满千重林壑,人凭一曲阑干。但觉衣襟徵润,不知风露高寒。
渔扉
宋·陆游
蜻蜓浦上一渔扉,回首人间万事非。卖药山城携鹤去,看碑野寺策驴归。偶因束带悲腰减,常为梳头感发稀。午睡定知无客搅,曲肱闲看雨霏霏。
舟上连州(其六)
明末清初·屈大均
半壁划青冥,双流倒翠屏。天从江口出,雨以峡门扃。独夜歌山鬼,无人见野萤。微风林外过,彷佛芷兰馨。
和李都统诗
宋·辛弃疾
破屋那堪急雨淋,且欣断港运篙深。老农定向中宵望,太岁今年合守心。
杨恒叔以母老求去诏进太仆少卿以宠其归(其一)
明·罗钦顺
徵书暂起陶园主,祖道荣归仆寺卿。京洛风尘从此出,哲人心迹到头清。鸥迎钓艇添新伴,客闯诗坛续旧盟。乐事剩于谖背取,傍花啼作小儿声。
海月风帆
明·卢宽
仙岩瞰海涵真迹,古来却有人能识。舟行往来渺茫间,帆影分明印岩石。潮生恶浪翻鱼龙,潮平千里如鉴空。夜深明月浸波底,隐映真如罨画中。
春寒夜
宋末元初·黄庚
银烛烧残听漏声,春寒诗思觉凄清。一庭夜色无人管,分付梨花伴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