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夜
寄
怀
子
搢
二
弟
天
街
如
水
怯
轻
寒
,
何
处
箫
声
出
画
阑
。
忆
弟
天
涯
迢
递
隔
,
未
知
曾
否
月
同
看
。
山水田园抒情
思乡思念
月夜写景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孙佩兰的《月夜寄怀子搢二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感伤的月夜画面。首句“天街如水怯轻寒”以比喻手法,将夜晚的街道比作平静的水面,暗示了清冷的气候,也流露出诗人对轻微寒意的敏感和孤寂之情。"怯轻寒"三字,生动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感受。次句“何处箫声出画阑”,通过询问箫声的来源,引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画阑"一词,既指精致的栏杆,也暗指美好的园林,与箫声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幽雅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人借这箫声寄托对兄弟子搢的遥想,想象他们是否也在同一轮明月下,感受到这份情感共鸣。后两句“忆弟天涯迢递隔,未知曾否月同看”,直接表达了对兄弟的深深怀念和对共同赏月时光的追忆。"迢递隔"形容兄弟分隔遥远,天涯海角,更显思念之深。最后一句“未知曾否月同看”,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共享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在无法共赏月色的遗憾。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思念之情,具有浓厚的家庭亲情和淡淡的哀愁之美。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