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写景
秋天
山中
写水
抒情
怀古
猿鹤语

译文

我内心满载着深沉的思绪,孤寂地,就像秋天的萧瑟。特别是当我面对着空旷的山脉,夜晚正悠远地展开。
四壁在晴朗的秋天被霜染上了色彩,整个天空和清澈的水面仿佛随着月亮升起涌动起了浪潮。
歌曲在岩间谷地回荡,声音宽广奔放,如星辰闪耀,美酒与星河相映成趣,仿佛酒影在星河中摇曳。
醉意中我似乎听到了猿猴和鹤的叫声,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力量。在人世间的一百年中,今日如此美好的时光依然存在。

赏析

这首《山中月夕》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描绘了山中月夜的静谧与深邃之美。首联“满怀幽思自萧萧,况对空山夜正遥”,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氛围。诗人内心充满幽思,独自面对着空旷的山林,夜色渐深,更添了几分孤寂之感。这里的“萧萧”不仅指风吹草动的声音,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孤独。颔联“四壁晴秋霜著色,一天明水月生潮”,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景色。晴朗的秋天,霜华覆盖在四壁之上,为山林增添了一抹清冷的色彩;而广阔的天空下,明澈的水面映照着月光,仿佛孕育出了一股潮涌般的波动。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月夜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与丰富。颈联“歌传岩谷声豪宕,酒泛星河影动摇”,转而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山间饮酒高歌的情景。歌声在山谷间回荡,豪迈而响亮;而随着饮酒的欢愉,连星辰河汉的倒影也在水中摇曳,增添了更多的欢乐与自由的气息。这一联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和放纵不羁的生活态度。尾联“醉里似闻猿鹤语,百年人境有今朝”,以醉酒后恍惚的视角,似乎听到了猿猴与仙鹤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然而,在这醉意朦胧中,诗人却仿佛找到了一种超脱于尘世的宁静与满足,意识到即使在短暂的一生中,也能体验到超越日常的快乐与自由。这一联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综上所述,《山中月夕》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月夜山中的美丽景色,更传达了诗人对自由、超脱和精神世界探索的向往。

刘因

272首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