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
午
岁
九
日
始
见
二
毛
常
年
摇
落
不
知
悲
,
九
日
今
年
感
鬓
丝
。
绿
醑
满
眼
窃
自
寿
,
黄
花
插
头
从
帽
敧
。
孤
心
久
寄
风
霜
外
,
生
意
长
含
日
月
私
。
已
息
尘
机
甘
退
斥
,
犹
将
笔
砚
愧
支
离
。
秋节
抒情
怀旧
写景
写鬓发
节令
笔墨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徐祯卿的《庚午岁九日始见二毛》描绘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首句“常年摇落不知悲”,以落叶自比,暗示了诗人对时光匆匆的无意识中度过,直到重阳节才猛然发现两鬓已现白发。次句“九日今年感鬓丝”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突然的衰老感。“绿醑满眼窃自寿”写诗人借酒浇愁,为自己斟满绿色的酒杯,试图在节日的欢庆中寻求一丝慰藉。“黄花插头从帽敧”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头上插着菊花,帽子微微倾斜,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嘲的气氛。“孤心久寄风霜外”表达了诗人孤独的心境,长久以来在外漂泊,承受着生活的艰辛。“生意长含日月私”则寓言般地说,虽然生活艰难,但诗人内心仍怀揣希望,如同日月交替,生生不息。最后两句“已息尘机甘退斥,犹将笔砚愧支离”,诗人表示自己已经淡泊名利,甘愿退出世俗的纷争,但仍对曾经的文学追求感到愧疚,因为身体的衰弱使他无法再像以前那样专注于创作。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岁月流逝的哀叹,又有对生活的坚韧与无奈,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真实的人生感慨。
徐祯卿
271首
一字昌国,汉族,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两同心(其二)
宋·柳永
伫立东风,断魂南国。花光媚、春醉琼楼,蟾彩迥、夜游香陌。忆当时、酒恋花迷,役损词客。别有眼长腰搦。痛怜深惜。鸳会阻、夕雨凄飞,锦书断、暮云凝碧。想别来,好景良时,也应相忆.....
秋夜怀云崖禅友
清·释敬安
云外佳期才一晤,人间小别又三秋。谁知夜静溪声里,明月怀君独倚楼。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