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石
翁
诗
是
日
东
光
河
上
遇
户
部
侍
郎
王
公
民
望
惠
以
此
集
岭
南
丘
壑
石
翁
家
,
霄
汉
功
名
老
去
赊
。
何
事
鹤
书
招
不
起
,
白
云
深
处
饱
松
花
。
写景
抒情
怀古
山水
读感怀
怀才不遇
岁月无痕
节气
冬天
山林
植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石翁的隐士生活于岭南丘壑之间,与自然为伴,追求着属于自己的宁静与自由。诗中“霄汉功名老去赊”一句,表达了石翁对世俗功名的淡然态度,似乎在说随着年岁的增长,对那些高不可攀的功名已经不再渴望。而“何事鹤书招不起”则进一步强调了石翁不愿被外界打扰,拒绝了可能的召唤,选择在白云深处与松花为伴的生活方式。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石翁与世俗社会的不同追求,展现了隐逸生活的魅力,以及诗人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诗中的隐士形象,不仅是一个个体的选择,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追求和向往,即远离尘嚣,亲近自然,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满足。
猜您喜欢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至日用张伯举韵
宋末元初·仇远
博士无毡卧冷斋,有朋喜自远方来。腊前一信春先到,陇首数枝梅已开。少忍年荒须辟谷,尚迟酒禁且衔杯。山中茅屋不归去,空想秋风暗绿苔。
步出夏门行·土不同
魏晋·曹操
乡土不同,河朔隆冬。流澌浮漂,舟船行难。锥不入地,蘴藾深奥。水竭不流,冰坚可蹈。士隐者贫,勇侠轻非。心常叹怨,戚戚多悲。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白华园作(其三十二)
明末清初·屈大均
阶叶飞难远,依依故树边。朝来含白露,知是泪痕鲜。
二冬
明·释函是
笑抱閒情自一峰,东亭何处见春容。相期深谷惟明月,不畏寒岩共老松。带瞑坐醒初夜梦,倚空愁破五更钟。生来傲骨惭烟火,半落溪桥溅短筇。
酹江月/念奴娇
宋·林式之
桐皋东去,又依然、烟际云边柔橹。赖有双台知己耳,牢落孤怀欲吐。小倚云根,细商心事,提起千年语。九天飞梦,别来长记幽渚。试说北海归文,西山何事,犹不甘臣武。广大尧天箕颍小,.....
过张子英閒止斋阅法书名画
明·袁华
步出甘泉坊,始得閒止斋。虽迫市中杂,颇惬静者怀。阅架发古秘,展玩心所谐。方忻昼晷永,适际风日佳。疏花鄂韡韡,好鸟鸣喈喈。回策古城隅,丛祠临水涯。乔木暝烟合,遥峰夕岚霾。寤.....
重游化城寺二首(其一)
明·王守仁
爱山日日望山晴,忽到山中眼自明。鸟道渐非前度险,龙潭更比旧时清。会心人远空遗洞,识面僧来不记名。莫谓中丞喜忘世,前途风浪苦难行。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