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
发
使
槎
初
上
白
沙
汀
,
漫
卷
图
书
信
独
征
。
竹
坞
樵
烟
生
薄
雾
,
石
潭
渔
火
落
残
星
。
閒
看
浴
鹭
机
应
息
,
不
采
漪
兰
佩
亦
馨
。
宛
宛
灵
修
添
怅
望
,
瑞
云
多
处
是
龙
城
。
写景
地点
秋天的
秋节的
秋日望乡的
抒情的
阅读词的
动植物的
动情地赞美
山水田园
读书
译文
初上白沙汀的是使者之舟,他们携带着图书漫卷而征,孤独的行程由此开始。
竹林中的小屋升起淡淡的炊烟,形成薄雾;石潭边渔火映衬其中,残星点点。
闲暇时看到沐浴在阳光下的白鹭应该已经歇息,即使不采摘漪兰,其香气也依旧环绕。
美丽的景色增添了心中的怅然与向往,那瑞云聚集的地方就是龙城。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傍晚出发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与内心情感。首句“使槎初上白沙汀”,巧妙地运用了“使槎”这一典故,象征着诗人独自踏上旅程,仿佛乘着木筏,缓缓驶向远方的沙洲。接下来,“漫卷图书信独征”一句,既表现了行旅中阅读书籍以消遣时光的情景,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竹坞樵烟生薄雾,石潭渔火落残星”两句,通过竹林、薄雾、石潭和渔火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竹林中升起的炊烟与远处的渔火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旅途中的温暖与希望。“閒看浴鹭机应息,不采漪兰佩亦馨”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和谐的意境。诗人悠闲地观察着浴水的白鹭,似乎在它们的平静中找到了内心的安宁;而“不采漪兰佩亦馨”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即使不去采摘那些美丽的兰花,其香气也自会弥漫开来,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满足。最后,“宛宛灵修添怅望,瑞云多处是龙城”两句,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更深远之处。这里的“灵修”可能指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而“怅望”则表达了对远方未知世界的期待与一丝淡淡的忧愁。同时,“瑞云多处是龙城”一句,或许寓示着诗人对于理想之地的憧憬,或是对某种精神家园的追寻。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描写,以及诗人细腻的情感流露,构建了一个既具现实感又充满诗意的旅行场景,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