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夜
与
鲁
翁
对
话
京
国
劳
劳
汗
漫
身
,
又
从
歧
路
度
王
春
。
最
怜
孤
馆
青
灯
夜
,
遥
忆
高
堂
白
发
亲
。
池
草
不
妨
诗
梦
绕
,
盘
椒
宁
惜
颂
声
频
。
江
南
胜
概
真
如
画
,
触
处
梅
花
照
眼
新
。
离别
思乡
春天
节日
元宵节
写景
赞美
地点
江南
山水
译文
京城的繁华之地我奔波劳碌,汗水浸透衣裳,又从岔路口度过了一个春天。
尤其怜惜在孤馆中,夜晚只有青灯相伴,常常回忆起家中高堂白发双亲。
池边的草儿没有妨碍我吟诗作梦,希望那满山的花草也愿意被赞美的声音所包围。
江南的美景如同画中一般,触目所及的梅花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感到焕然一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在异乡度过的元宵节之夜,与友人鲁翁对话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江南美景的喜爱。首联“京国劳劳汗漫身,又从歧路度王春。”开篇即点明诗人身处异乡,经历了一段漫长而艰辛的旅程,正值春天,但“劳劳”二字透露出内心的疲惫与无奈。颔联“最怜孤馆青灯夜,遥忆高堂白发亲。”转而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尤其是夜晚在孤寂的旅店中,青灯相伴,更勾起了对家中父母的思念,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父母的牵挂。颈联“池草不妨诗梦绕,盘椒宁惜颂声频。”诗人想象着在家乡,池边的青草环绕着他的梦境,盘中的椒果虽小,却能激发他吟诵诗歌的热情,体现了诗人对家乡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尾联“江南胜概真如画,触处梅花照眼新。”最后两句赞美了江南的美景如同画卷一般美丽,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见到盛开的梅花,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表达了诗人对江南风光的由衷喜爱和赞美。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远方家人的深切思念,也有对家乡美好景色的回忆与向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鹧鸪天(其二)葭萌驿作
宋·陆游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答赵壶石象山松下见怀原韵
清·李澄中
别后桃花几遍开,旧题石壁长莓苔。屋梁月落天南北,山路云深梦往来。幽洞尚留寻胜屐,故人多负出群材。须眉空向他乡老,好护新松待我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