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情感
喜悦
咏物
军队
抒情
战事
王师
夏至

译文

1、我回头望见故乡,满目都是狼和狐的踪迹,端午节因为想念你而醉饮一壶酒。
2、虽然想通过学习增长智慧来和大家一起吃粽子,却没能学会;至于避灾驱邪的法术,我只能悬挂菖蒲来表示一下心意。
3、风尘之中我四处飘泊,随着年岁的增长渐渐感到孤独;然而在世俗的交往中,我并不感到孤单。
4、令人高兴的是,王师已经登上了海岸;我们早晚都能得到解脱的安慰。

赏析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作,以端午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时局的关注。首句“故园回首遍狼狐”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身处险恶环境的境况,暗示了战乱或社会动荡。“端午因君醉一壶”则通过节日饮酒,寄托了对友人的感激以及借酒消愁的情绪。“益智未能聊食粽,辟灾无术只悬蒲”两句,写诗人端午节虽不能尽享节日风俗,如食粽避邪,只能挂菖蒲以求平安,流露出生活的艰辛和无奈。接着,“风尘飘泊年将老,世故周旋兴不孤”表达了诗人历经沧桑,虽然年事已高,但仍保持着积极的人生态度,不孤独。最后两句“且喜王师登海岸,倒悬早晚慰来苏”,诗人转而为国家军队的胜利登陆而欣喜,期待早日解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表达了对国家安定的渴望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个人的身世之感,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展现了诗人深沉而坚韧的人格特质。

猜您喜欢

喜雨(其一)
明·吕㦂
顷从宫闱灾,四方纷沴壒。至尊减膳频,远贡罢蚶蛤。旧京亦告旱,春荄郁如㷈。群公走祠祷,而我病床榻。鬓忧日益星,心斋户常阖。孰云苍苍高,有感响斯谷。俄然发轻雷,钟山遂云合。天.....
采桑子·五月六日
清·朱彝尊
携来九子同心粽,蒲酒犹深。夜帐轻容,续命丝长针再缝。须知后会浑无据,难道相逢。十二巫峰,峡雨轻回第四重。
江梅行
元·郝经
江城画角吹吴霜,破月著水天昏黄。波澄烟妥林影澹,双梅带雪横溪塘。此时承平风物盛,家家种玉栽琳琅。朝来伴使宴江馆,银瓶乱插吹银管。霏微香雾入红袖,零乱春云绕金碗。都将和气变.....
次秋日韵奉汝弼叔(其一)
明·刘炳
墨池秋净水痕澄,曲几焚香袖手凭。霜煞柳条清栗里,雨荒瓜蔓覆东陵。战馀赵壁车还列,说下齐城轼独凭。因忆少年随骠骑,西风笳鼓醉呼鹰。
同阮时中秀才食笋二首(其一)
宋·郭祥正
苍崖长龙孙,头角露已甚。呼丁恣庖割,移榻就浓荫。恍疑羽林枪,罗列在紫禁。馀鞭横瘦蛇,密箨若纫纴。亭亭风势匀,节节泉脉沁。藩垣谨藏护,宁使暴客闯。烹调众云美,剪伐吾亦任。绕.....
六月望夜忆家
清·王家枢
萍浮蓬转菊江边,儿女无知尚少年。地远曾劳书再寄,天清已见月三圆。苦无蒲鸽能消暑,非忆莼鲈也吐涎。斗米千钱柴四百,故乡回首益茫然。
夏日漫感
清·茹纶常
不律闲操谢冶游,一樽狂兴伴登楼。轻风涨绿抽山麦,小雨蒸红破海榴。少见肿方惊马背,多愁白更说乌头。年来拟效玄真子,弱水徒闻隔祖洲。
河南巡抚雅尔图奏进新麦
清·爱新觉罗·弘历
琴抚南薰日正长,封题新麦白如霜。倚吟不为供晨膳,遥喜千家饼饵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