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归
二
首
(
其
二
)
老
矣
归
欤
东
海
村
,
长
裾
不
复
上
王
门
。
肉
糜
岂
胜
鱼
羹
饭
,
纨
裤
何
如
犊
鼻
裈
。
是
处
江
山
如
送
客
,
故
园
桐
竹
已
生
孙
。
分
无
功
业
书
青
史
,
或
有
诗
名
身
后
存
。
思乡
写景抒情
写山田园
励志
哲理
译文
我已经老了,回到了东海村的家中,不再穿长袍去拜见达官贵人。
华贵的肉糜怎比得上粗茶淡饭,豪华的丝绸衣服怎比得上简朴的布衣。
到处的风光如同送别我一般,故乡的桐树竹林也已经子孙满堂。
没有在历史青史上记下我的功业,也许我能靠诗歌的声誉留在人间。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复古的《思归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意欲归隐东海村的情感。"老矣归欤东海村"直接道出归乡之意,"长裾不复上王门"暗示了对官场生活的淡泊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肉糜岂胜鱼羹饭"和"纨裤何如犊鼻裈",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喜爱,以及对华丽衣着的不屑。"是处江山如送客"描绘了家乡山水的亲切与挽留,"故园桐竹已生孙"则寓言岁月流转,家园人事变迁。最后两句"分无功业书青史,或有诗名身后存",诗人自我解嘲,虽然没有显赫的功业载入史册,但希望能凭借诗歌流传后世,反映出他对文学成就的珍视和对自己诗才的认可。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人生追求。
戴复古
989首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猜您喜欢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集字联
清·何绍基
指麾文府才思盛;冠冕人伦道德尊。
大观四年春夏之交閒居无事触绪成咏得绝句五首(其五)
宋·李之仪
江南塞北遍曾游,一饭何方不可留。快箸旧尝便蛮耳,垂涎安得饫饘头。
颂古四十首(其三)
宋·释守珣
涅槃一路同来往,寸步宁亏达本乡。鹙子黠儿轻借便,由如哑子吃生姜。月上女,太无良,不涂红粉自风光。金锁玄关留不住,百尺竿头信脚行。
《列子》引逸诗
先秦·无名氏
良弓之子。必先为箕。良冶之子。必先为裘。
季允用韵各赋两章予亦再赋四首(其三)
宋·李壁
囊空那复冀赢馀,但有巍楼百尺俱。匣镜频开聊自玩,庭芜不扫欲何图。少缘多病辞欢伯,长更贪眠谢酪奴。生世所资能几许,一竿好在石鱼湖。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