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
送别
赞美
抒情
写景
咏物
仁爱
忧民
山水
专城
别驾

译文

在中国境内传颂善书的美名,其中最为隆重的莫过于江东地区的盛事。
这里的人们喜欢练习楷书和草书,从中汲取历史名人的风采。
这些优秀的作品可以用千金之价来衡量,但是不是通过短暂的功绩来评价的。
他们的书法笔力矫健,如同在空中飞翔的鹤,又像在海洋中嬉戏的鸿鸟。
他们独特且深刻的见解让人神清气爽,而名声迅速传播,无处不闻。
他们以自己优秀的能力得到了举荐,成为了家乡的骄傲,来到宫殿观瞻。
他们拿起笔来蘸上清清的池水,如同为天地代工般挥毫泼墨。
他们的才华得到了皇上的赏识,与古人的风范相媲美。
他们的杯盏中倒映着银色的酒光,身上的佩饰则像玉雕的玲珑般精美。
远方的地区有很多民众在遭受苦难,他们深感忧虑,这份忧虑也深深触动了皇帝的心。
一旦被皇帝提拔重用,他们将奔赴万里之外的地方担任要职。
他们仁慈地治理着所管辖的地区,让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容易,与古人一样展现出卓越的才华。
他们在自己的城市里昭示着圣明的教化,以别样的方式辅助着时政的和谐。
因为他们的努力,边境的战争停止了,人民的生活也因此而充实起来。
他们的地位如宝鸡鸣角角般显赫,生活如岐凤叶雍雍般和谐。
人们期待着他们能继续展现才华,这些事迹将被流传在史册之中。

赏析

此诗《送侍书宋仲温出任凤翔同知》由元末明初诗人王行所作,以送别友人宋仲温赴任凤翔同知为题,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其官场生涯的美好祝愿。首联“善书闻宇内,盛事起江东”,开篇即赞扬了宋仲温的书法才能广为人知,同时预示着其即将发生的盛事将从江南地区兴起,暗示了宋仲温即将迎来事业上的新高峰。颔联“楷草嘉攸习,钟王信许宗”进一步赞美宋仲温的书法技艺,将其与古代书法大家钟繇和王羲之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其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颈联“千金堪立价,百日岂论功”则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宋仲温的才华价值,同时也暗示了他短时间内就能取得显著成就。尾联“边境戈鋋息,郊原户口充”描绘了宋仲温赴任后带来的和平景象与民生改善,体现了对友人官职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寄托了对其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同时展现了对国家治理与社会和谐的深切关怀。

王行

118首
又号半轩,亦号楮园。淹贯经史百家,议论踔厉。元末授徒齐门,与高启、徐贲、张羽等号为十友,又称十才子。富人沈万三延为家塾师。明洪武初,有司延为学官。旋谢去,隐于石湖。赴京探二子,凉国公蓝玉聘于家馆。蓝玉党案发,行父子坐死。能书画,善泼墨山水,有《二王法书辨》,另有《楮园集》、《半轩集》等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