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
悼亡
怀古
写景
咏物
秋节
春色
写雨
地点
墓地

译文

湖山有着坚硬的骨骼,似乎埋葬在深深的泉源之下,我感到惆怅,那青衣人影已经远去,无法再回旋。
偏安的局势再次重现了南渡的情景,中原故土已无回归的可能。
荒凉的古建筑在秋雨中坍塌,零落的残碑在夜晚的烟雾中显得湿润。
武穆(即岳飞)的坟头,春天树木繁茂,常常有箫鼓之声在庙门前的回荡。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公懋对张俊墓的感慨之作。张俊,南宋名将,南渡后成为抗金重要将领。诗中通过对张俊墓地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首联“湖山有骨葬重泉,惆怅青衣杳莫旋”以“湖山”象征张俊的功绩与牺牲,其英魂深埋于地下,令人感伤。青衣,古代丧服的颜色,此处暗指逝者,表达对张俊离世的哀悼之情。颔联“偏业复成南渡日,中原无复北归年”回顾了张俊在南宋南渡时期的重要贡献,同时也暗示了中原地区在金兵入侵后的不可逆转的悲剧命运,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深深忧虑。颈联“荒凉古寝颓秋雨,零落残碑湿暝烟”描绘了墓地的荒凉景象,秋雨中的古墓显得更加凄凉,残破的石碑被暮色和烟雾笼罩,进一步强化了哀伤的氛围。尾联“武穆坟头春满树,时时箫鼓庙门前”以张俊的庙宇为例,尽管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但庙门前却时常响起箫鼓之声,这既是对张俊英勇事迹的纪念,也暗含了对英雄虽逝,但精神永存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张俊墓地的景象,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情怀。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雨中(其三)
元末明初·蓝仁
燕仆多空垒,莺僵在远林。春霜晴不久,社雨冷难禁。妄动徵前失,深藏异此心。故山栖老鹤,永夜自长吟。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