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调
歌
头
太
白
已
仙
去
,
诗
骨
此
山
藏
。
胸
中
锦
绣
如
屋
,
都
乞
与
东
皇
。
碎
剪
杏
花
千
树
,
浓
抹
胭
脂
万
点
,
妖
艳
断
人
肠
。
晓
露
沐
春
色
,
晴
日
涨
风
光
。
孤
村
路
,
逢
休
暇
,
共
徜
徉
。
酒
旗
斜
处
,
□
□
一
簇
几
红
妆
。
暂
息
江
头
烽
火
,
无
奈
鬓
边
霜
雪
,
聊
复
放
疏
狂
。
倚
俟
玉
壶
竭
,
未
肯
宝
鞭
扬
。
山水
怀古
抒情
春天
写景
写山
情感
思乡
赞美
咏物
译文
李白已经仙去,他的诗的精髓藏在这座山中。
胸中充满锦绣,如同房屋一样丰富,都愿意赠予东皇。
剪下无数的杏花,用浓重的胭脂点缀万点,妖艳的色彩令人断肠。
清晨的露水沐浴着春色,晴朗的日子里风光更加美丽。在孤村的小路上,逢到空闲的时间,一起悠闲地漫步。
酒旗斜斜的地方,有一簇红花中的女子。
暂时停止了江边的战火,但无奈鬓边已染上霜雪,只能暂时放纵自己的疏狂。
等待玉壶中的酒喝完,但仍然不肯挥动宝鞭离去。
赏析
此诗为北宋时期诗人吴渊所作,名为《水调歌头》。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的才情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太白已仙去,诗骨此山藏。”开篇即以李白自比,表明自己的诗魂与这片山水紧密相连,既是对前辈文学巨匠的敬仰,也暗示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胸中锦绣如屋,都乞与东皇。”此句则展示了作者胸怀壮志,心中充满了诗意和才华,如同锦绣一般精美,要与天地相比。接下来的“碎剪杏花千树,浓抹胭脂万点”等句,更是细腻描写春日景色,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杏花盛开的生动画面,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晓露沐春色,晴日涨风光。”此处进一步渲染春天的氛围,晓露和晴日共同作用下,春色更加鲜明,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至于“孤村路,逢休暇,共徜徉。酒旗斜处,□□一簇几红妆。”则是对人间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描绘,表达了诗人在闲暇时光中,与友人共同享受美景、饮酒畅谈的愉悦心情。“暂息江头烽火,无奈鬓边霜雪,聊复放疏狂。”此句转折,表现出诗人面对现实中的战乱与个人衰老无奈的情怀,但仍然保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态度。“倚俟玉壶竭,未肯宝鞭扬。”结尾处,以倚坐于玉壶之上,不愿意将宝贵的生活态度张扬开来,更添一份超然物外的情趣。总体而言,这首诗既有豪放的气势,又不乏细腻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怀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邃的内心世界和高洁的人格魅力。
吴渊
26首
吴柔胜第三子。约生于宋光宗绍熙初,卒于理宗宝祐五年,年约六十八岁左右。嘉定七年中进士,调建德主簿。丞相史弥远在馆中留他,将授以开化尉,他谢道:“甫得一官,何敢躁进。”弥远就不再强他。累官兵部尚书,进端明殿学士,江东安抚使、拜资政殿大学士,封金陵公,徙知福州、福建安抚使,予祠。又力战有功。拜参知政事,未几,卒。渊著有《退庵集》、《退庵词》奏议及易解,《宋史本传》传于世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