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青
山
(
其
一
)
碧
嶂
千
层
镇
一
州
,
十
年
前
记
作
斯
游
。
因
看
红
杏
行
停
辔
,
为
濯
清
泉
坐
解
裘
。
怪
石
巉
岩
蹲
虎
豹
,
老
松
偃
蹇
卧
龙
虬
。
转
看
转
有
无
穷
景
,
杖
履
何
妨
绝
顶
头
。
写景
山水
赞美
咏物
动物
情感
译文
高耸入云的碧绿山嶂层叠环绕着这座城市,我还记得十年前曾到此游览。
因为欣赏到红杏怒放的景象,我停下了坐骑。为了能在清澈的泉水中洗净手脸,我脱下了衣衫坐在了水边。
眼前怪石嶙峋,就像蹲踞着的虎豹。老松树枝虬曲,如同蛰伏的龙。
当我转而四望时,这里的景色好像永远都看不够。我愿意不畏艰辛地登上山顶,去探索更多美丽的风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青山之游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思。首句“碧嶂千层镇一州”以壮丽的山峦开篇,展现出青山的雄伟气势。接着,“十年前记作斯游”一句,透露出诗人对这片山水的深厚情感和对过往经历的怀念。“因看红杏行停辔,为濯清泉坐解裘”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被眼前美景所吸引,停下脚步欣赏红杏,甚至脱下外衣,沉浸于清泉之中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向往。“怪石巉岩蹲虎豹,老松偃蹇卧龙虬”则通过奇特的岩石和古老的松树,赋予了山林以生命和活力,仿佛虎豹、龙虬都在其中栖息,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神秘感。最后,“转看转有无穷景,杖履何妨绝顶头”表达了诗人对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勇气,即使攀登至山峰之巅,也愿意继续前行,探索更多未见之景。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知世界的渴望,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吴渊
26首
吴柔胜第三子。约生于宋光宗绍熙初,卒于理宗宝祐五年,年约六十八岁左右。嘉定七年中进士,调建德主簿。丞相史弥远在馆中留他,将授以开化尉,他谢道:“甫得一官,何敢躁进。”弥远就不再强他。累官兵部尚书,进端明殿学士,江东安抚使、拜资政殿大学士,封金陵公,徙知福州、福建安抚使,予祠。又力战有功。拜参知政事,未几,卒。渊著有《退庵集》、《退庵词》奏议及易解,《宋史本传》传于世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