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西
湖
次
毛
玉
田
韵
触
目
钱
塘
昨
梦
非
,
行
春
载
酒
忆
当
时
。
花
閒
不
碾
香
轮
入
,
柳
外
空
鞭
骏
马
飞
。
落
日
荒
山
和
靖
墓
,
断
云
流
水
子
胥
祠
。
忘
情
鸥
鹭
閒
于
我
,
应
笑
江
湖
客
未
归
。
山水写景
怀古
情感
思乡
西湖名胜
季节
春天
落花
抒情
译文
翻译:眼前的钱塘景色让我回想起往事,感觉仿佛是一场梦,而如今不再是往昔的模样了。春天行走时载着酒回忆过去。
翻译:花朵闲散,不再有车轮碾过香气的痕迹;而柳树之外,空有骏马飞驰而过。
翻译:在夕阳照耀下,我站在荒凉的山丘上,眼前是曾隐居过的和靖墓地;远处,有像断云一样的流水,那应该是子胥祠所在的地方。
翻译:那些忘记世俗烦恼的鸥鹭看起来非常自在;而对我这样的江湖游客来说,我或许是他们笑我不肯归去的对象。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庚的作品《游西湖次毛玉田韵》,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西湖游玩的回忆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触目钱塘昨梦非”,以今昔对比,暗示眼前的西湖与记忆中的景象已有所不同,带有一种淡淡的失落感。接着,“行春载酒忆当时”描绘了诗人当年春游西湖,载酒畅饮的欢乐场景。“花閒不碾香轮入,柳外空鞭骏马飞”两句,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如碾香车不再驶入花丛,空余骏马在柳外疾驰,展现了西湖景色的宁静与诗人过去的豪放情怀。“落日荒山和靖墓,断云流水子胥祠”则转而写到诗人游历中所见的历史遗迹,和靖墓和伍子胥祠,寓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忘情鸥鹭閒于我,应笑江湖客未归”以鸥鹭自比,表达出诗人羡慕自然界的无忧无虑,同时也流露出对未能完全融入这种闲适生活的遗憾,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西湖的深情厚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黄庚
436首
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