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
目
至
家
兄
蒙
淮
南
仆
射
杜
公
奏
授
秘
校
兼
节
度
参
谋
同
书
寄
上
朝
市
三
千
里
,
园
庐
二
十
春
。
步
兵
终
日
饮
,
原
宪
四
时
贫
。
桂
树
留
人
久
,
蓬
山
入
梦
新
。
鹤
书
承
处
重
,
鹊
语
喜
时
频
。
草
奏
才
偏
委
,
嘉
谋
事
最
亲
。
榻
因
徐
孺
解
,
醴
为
穆
生
陈
。
卫
国
今
多
士
,
荆
州
好
寄
身
。
烟
霄
定
从
此
,
非
假
问
陶
钧
。
怀古抒情
情感
思乡
赞颂
山水田园
读书励志
秋天时节
咏物
译文
“朝市三千里,园庐二十春。”可以译为:城市离园庐有三千里的距离,而我在此已居住了二十年的时光。
“步兵终日饮,原宪四时贫。”可以译为:步兵每天饮酒,生活虽贫穷但平静安乐。
“桂树留人久,蓬山入梦新。”可以译为:桂树香气迷人,让我久久不愿离去,而蓬莱仙境的幻境则时时出现在我的梦中。
“鹤书承处重,鹊语喜时频。”可以译为:收到用鹤羽装饰的信函,感受到深深的情谊,喜鹊的鸣叫也频频传递着喜悦。
“草奏才偏委,嘉谋事最亲。”可以译为:我虽然才疏学浅,但依然致力于尽忠职守,献上我良好的计谋以帮助您处理亲力亲为的事情。
“榻因徐孺解,醴为穆生陈。”这两句的意思比较难以直译成白话文,它们更像是一种隐喻或者暗喻,表达了作者因为受到某人的好意而感到非常舒适或者得到了某人的优待。
“卫国今多士,荆州好寄身。”可以译为:如今卫国人才济济,荆州是个好地方可以安身立命。
“烟霄定从此,非假问陶钧。”可以译为:我的未来一定从此地开始腾飞,不需要再依赖别人的帮助或建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返回家乡的场景,充满了对家乡的深情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精巧的辞藻,展现了诗人的高超才华。首句“朝市三千里”表明诗人远离繁华的都市,而“园庐二十春”则是对家乡自然美景的描绘,二十春意味着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积累。接着,“步兵终日饮”可能是在形容士兵们在田间劳作的情景,显示了一种平和安宁的生活状态。而“原宪四时贫”则暗示了诗人对家乡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桂树留人久”中的桂树常象征着高贵和坚贞,这里可能是指家园中的一棵老桂树,它似乎在等待诗人的归来。紧接着,“蓬山入梦新”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通过梦境体现了内心深处的渴望。“鹤书承处重”和“鹊语喜时频”两句,鹤书可能是指传递信息的信鸽,而鹊语则是指喜悦之声,这里展示了一种欢乐和沟通无阻的氛围。接下来的“草奏才偏委,嘉谋事最亲”则是对音乐和智谋的赞美,显示了诗人对生活艺术和智慧的追求。“榻因徐孺解,醴为穆生陈”这两句,榻可能指的是家中的床榻,而徐孺可能是一种温柔的情感,醴则是贵重的饮品,这里展现了家乡生活的安逸和舒适。最后,“卫国今多士,荆州好寄身”表明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美丽风光的荆州寄寓之心。全诗以“烟霄定从此,非假问陶钧”作结,似乎在暗示诗人将在这个地方安定下来,不再追问过往,只专注于当下的生活。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家乡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窦庠
21首
唐朝人,曾任登州刺史。窦叔向之子,家中还有四位兄弟:窦常、窦牟、窦群、窦巩,窦氏一老五小俱以诗驰声当代,且与同时名仕常衮、包佶、元稹、白居易、韩愈、韩皋、房孺复、韦夏卿、武元衡、裴度、令狐楚等过从友善,多有酬唱,著有《窦氏联珠集》。《全唐诗》收有其诗作二十一首。
猜您喜欢
幽芳记十六首(其十一)梅
明·彭日贞
洗发玉精神,孤根寒月照。除却杜陵诗,几人曾索笑。
隆德故宫
金末元初·辛愿
蛇分鹿死已无秦,五十年来汉苑春。问著流莺无一语,柳条依旧拂墙新。
题灵岩寺
宋·蔡安持
四绝之中剧最先,山围宫殿锁云烟。当年鹤驭归何处,世上犹传锡杖泉。
三月三日适值清明会客江楼共观并蒂魏紫偶成二小诗约坐客同赋(其一)
宋·周必大
上巳清明共一时,魏花开处亦连枝。前身应是唐宫女,犹记昭容双袖垂。
摘得新
清末近现代初·汪东
瑟瑟风。吹来玉笛中。粉房将绿叶,一时空。雕盘忽荐新莲子,想夫容。
霜天晓角
金·韩玉
竹篱茅屋。一树扶疏玉。客里十分清绝,有人在、江南北。伫目。诗思促。翠袖倚脩竹。不是月媒风聘,谁人与、伴幽独。
王乔洞
明·赵贞吉
柯烂人归古木寒,绀崖灵壑野云团。骑来黄鹤丹砂顶,飞去青天白玉棺。流水调中春欲半,洞箫声里夜将阑。思轻尘骨超千劫,愿遇金童捧一丸。
题云村笠雨图
明·陈鉴(用明)
龙眠画里原曾识,天只峰前得载看。采药归来春雨歇,苍厓照影夕阳寒。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