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怀旧友情
地名山水
宦海归来
时光回忆

译文

新开的湖水清澈如云,让我想起了三十年前与你相遇的情景。
在京城重逢,让我更加感慨过去的日子,我们在辟雍(古代学校)里可以细细讨论学问。
如今我白发苍苍,欣喜地遵守着林泉之约(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约定或诺言),受到皇帝的紫诰(帝王诏令)与雨露之恩(象征君主的恩泽)的眷顾。
心中想着回到家乡去寻找贺老(可能是一位旧友或尊长),泊船来去间,夕阳余晖映照着水面。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汪广洋所作的《赵待制致仕还会稽》。诗中描绘了赵待制退休后回到会稽的情景,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首句“新开湖水水如云”,以湖水比作云彩,既描绘了湖面的广阔与清澈,也暗示了赵待制心境的宁静与淡泊。接着,“三十年前忆见君”一句,直接点出与赵待制的深厚交情,三十年的时光流转,记忆中的画面依然清晰可见,表达了诗人对老友的深切怀念。“京国相逢增感旧,辟雍长得细论文”,在京城重逢,往事历历在目,两人在学府中细论学问,不仅增进了友情,也体现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尊重。这里既有对过往学术交流的怀念,也有对友情的珍视。“白头喜遂林泉约,紫诰钦承雨露恩”,赵待制退休后,终于实现了与自然亲近的愿望,白发苍苍的他,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得到了朝廷的恩赐,体现了对他的尊敬与关怀。这一句展现了赵待制晚年生活的满足与幸福。最后,“遥想到家寻贺老,泊船来去棹晴曛”,想象中赵待制回到家乡,寻找老友贺老,乘船而来,船桨划破晴空的黄昏,充满了温馨与和谐的画面。这不仅是对赵待制归乡情景的描绘,也是对友情与亲情的颂扬。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赵待制归隐生活中的宁静、满足与幸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老友的深深怀念与祝福。

汪广洋

532首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猜您喜欢

九日简德久
宋·许及之
登高每恨尊无酒,近节今欣菊绕篱。风日正佳关气数,心情不分减年时。爱将雪鬓攲纱帽,惬把霜螯对酒卮。意到潘郎宁易败,催租端自不妨诗。
赠会稽张少府
唐·方干
高节何曾似任官,药苗香洁备常餐。一分酒户添犹得,五字诗名隐即难。笑我无媒生鹤发,知君有意忆渔竿。明年莫便还家去,镜里云山且共看。
和唐玉潜用友人韵见寄
元·任士林
独怜鬓雪上蓬婆,未得逢君镜水波。世上冬青高谊少,山中日录好诗多。白云明月怀安石,细雨斜风老志和。人事参商那有此,时劳相望意如何。
予乾道中尝除延平守闽宪皆当赴而改晚得富沙趋行甚峻亦不果赴今郡人吴岷写真求赞因以遗之
宋·周必大
三度除书下七闽,勒回深愧北山文。劳君为写山中相,要与邦人识使君。
顿修欲掩关汉阳峰寄之
明·释今无
廿年同学许同心,南北东西直至今。岂为再苏求阒寂,不堪牢落委浮沉。云侵古桧形犹剥,雪照孤僧意独深。我已尘埃风满面,只教人在水边寻。
华藏寺会故人
宋·王安石
百忧成阻阔,一笑得留连。城郭西风里,园林落照前。共知官似梦,莫负酒如泉。兴罢重携手,江湖即渺然。
小园花发谭刘二君订游涉夏始至席上三首(其二)
明·李梦阳
缱绻杯侵夜,迂徐月转庭。醉寻松影立,凉爱竹风听。老去朋情恕,年来世事经。玉绳天历历,谁识少微星。
和友人盘石寺逢旧友
唐·温庭筠
楚寺上方宿,满堂皆旧游。月溪逢远客,烟浪有归舟。江馆白蘋夜,水关红叶秋。西风吹暮雨,汀草更堪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