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怀古
抒情
记事
悼亡
写地点
情感思乡

译文

曲阳城外有一处美丽的林苑,翠绿的竹子和松树夹着清澈的溪流。
他们在那里修建了高高的建筑,站在那里可以眺望深远幽静的景色。
李侯和他的朋友们都是如神仙般的人物,棣棠花和兰花在春光中交相辉映。
当时他们在这个亭子上起坐,随意挥洒笔墨,展现出天真自然的才情。
时光荏苒,如流水般一去不复返,亭台楼阁变得荒凉,日头也向西倾斜。
松树和楸树在双墓之间长得茂盛,夕阳下狐狸和兔子在林中横行。
近来我在江的东边感到十分感慨,白云知道我来到这秋天的天空下。
心中悲痛到极点,只能举起浊酒面对北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略带哀愁的画面。开篇“曲阳城外佳林苑,翠竹苍松夹清浅”以自然美景引入,随后“诛茆飞构凌窅冥,伫目幽观极深远”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深邃与宁静。接着,“李侯伯仲神仙人,棣花辉映兰玉春”通过赞美李侯的仙风道骨,以及他所处环境的生机勃勃,展现了人物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然而,好景不长,“一别流光去如水,亭榭荒凉日倾圮”两句,诗人感叹时光流逝,亭台楼阁逐渐破败,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接下来,“松楸偃蹇双墓间,狐兔纵横夕阳里”描绘了墓地的荒凉与自然界的野性,增添了诗作的凄凉氛围。最后,“迩来感慨江之东,白云知子来秋空”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深深感慨。“神悽意怆思莫极,为把浊酒临北风”则以饮酒自慰,面对北风,表达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幽远亭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深刻主题,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汪广洋

532首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晚行舍后
宋·陆游
略彴东边一径深,杖藜行饭当登临。稷山并海出遥碧,禹穴生云成暮阴。残岁自兴游子感,少年谁解老人心。归来灯火参差夜,倦倚胡床续短吟。
醉中作
宋·陆游
名酝羔儿拆密封,香粳玉粒出新舂。披绵珍䱹经旬熟,斫雪双螯洗手供。吟罢欲沉江渚月,梦回初动寺楼钟。炉烟袅袅衣篝暖,未觉家风是老农。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