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退
离别
送别
赞颂
抒情
勉励
官职地点

赏析

这首明代汪广洋所作的《送蔡元善之官铜陵》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蔡元善赴任铜陵的深情送别与美好祝愿。首联“白面黄华使,朱衣紫府仙”,以“白面黄华”形容蔡元善的英俊面貌,以“朱衣紫府”象征其官职尊贵,将友人比作神仙,表达了对其才华与身份的极高赞誉。颔联“仪容追典雅,进退合周旋”,赞美蔡元善的仪表端庄,举止得体,无论是进退之间都显得从容不迫,展现了其良好的教养与风度。颈联“捧檄长观国,宣威每到边”,描述蔡元善在国家大事中尽心尽力,无论是在边境还是国内,都能展现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治理能力。尾联“上相怜多艺,诸公念独贤”,表明蔡元善不仅在政务上有杰出表现,还多才多艺,深受上级和同僚的尊敬与欣赏。接下来,“铜陵开旧治,玉案喜新迁”,点明蔡元善即将前往铜陵任职,这里曾是他的旧治之地,如今再次回到这里,既有欣喜也有感慨。“拜命兼恩宠,躬行在勉㫋”,表达蔡元善在得到任命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君主的恩宠,他将以更加勤勉的态度履行职责。最后,“好扳潘岳驾,莫后祖生鞭”,借用历史典故,希望蔡元善能像潘岳一样才华横溢,又不落后于祖逖,即在文学与军事上都有建树。“旦日催鸣佩,春华簇舞筵”,预祝蔡元善在新任上春风得意,如同节日般热闹,充满了欢庆的气氛。“从来枳棘地,鸾凤岂留连”,以“枳棘地”比喻艰难的环境,暗示蔡元善将面临挑战,但“鸾凤”象征高洁之士,表达对蔡元善能在逆境中保持高尚品质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的深情祝福,也是对其才能与品德的高度肯定,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汪广洋

532首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荅寄元美
明·李攀龙
飞书苕水报王孙,杯厎黄河似酒浑。已让五湖相代长,敢临中岳自言尊。人无西子堪同载,客有如姬不负恩。萧索三馀回王气,风尘非复古夷门。
题东湖
宋·曾惇
三年领客醉东湖,欲去犹携竹里厨。谁解挽留狂太守,风荷十顷翠相扶。
送槃斋叶敬叔丈
宋·葛绍体
万里春风柳一堤,长条折与记分携。客行却入故乡去,禹洞龙丘认旧题。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