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抒情
田园风光
伤感思乡
青春之悲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词人张耒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即将离去的无奈与哀愁,以及他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亦知春归不可留,有情未忘宁免愁。"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流逝的无力回握和难以释怀的心情。在这里,春天不仅是自然界的季节变换,更是诗人内心感受的写照。"平田茫茫芳草合,清洛不断波悠悠。"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而又流动不息的画面。平坦的田野里,花草竞相开放,而清澈的河水则不停地向前流淌。这既是自然景观的美丽写实,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涛。"伤心千里寄双泪,催老此身初白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深切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人将自己的悲痛传递至遥远之处,同时也感慨于自己因忧伤而早早地步入老年。"问舍求田未成计,青衫手板对人羞。" 最后两句则反映了诗人的生活困顿和内心的自责。诗人在询问自己的住所与耕种之事,却发现自己一直没有成竹;同时,穿着简陋的衣衫,拿着木制的手板(可能是农具或计数工具),面对他人时感到羞愧。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景色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个人情感和生活困境的深刻体验。

张耒

2256首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