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
西
?
边塞
送别
励志
战争

译文

四月五月南风呼啸猛烈,大麦小麦颜色暗黄。
吴地的蚕结茧了却来不及缫丝,慈母又为远行的游子缝制衣裳。
游子为了从军报国,卖掉了牛来装束刀剑,准备启程。
离开时在长柳下饮别,壮马因羁绊而不得嘶鸣。
男子汉有弓箭闯荡四方的志向,岂能像儿女一样留恋故乡。
酒后慷慨激昂拔剑起舞,剑气冲天直飞白日。
圣明的君主开拓疆土,边境没有战争,地广至西南边陲。
只是可怜残余的胡人苟延残喘,深入荒野仍逞凶顽。
你如今名在军中,不需自夸能射两石箭。
你胸有谋略足以制胜,好比坐在帷幄中参议的大将。
马衔山前军鼓声声月下响,龙卷河上旌旗迎风飘扬。
我威武雄壮号令严明,呼邪率日逐部内附归顺,奏凯歌进入明光宫。
从此北方南方教化同施,大开明堂商议封禅泰山。
你长揖辞别成功归来,听我击壤而歌丰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季温内兄从军的情景,充满了壮志豪情与家国情怀。首句“四月五月南风狂,大麦小麦相亚黄”以季节和自然景象开篇,渲染出一种热烈而充满生机的氛围,预示着即将展开的壮阔征程。接着,“吴蚕成茧不及缫,慈母又缝游子裳”两句,通过母亲为远行儿子缝制衣物的场景,细腻地表达了亲情与离别的哀愁。“游子从军上京国,卖犊妆刀助行色”描绘了主人公离开家乡,踏上征途的场景,其中“卖犊妆刀”形象地展现了他为从军所做的牺牲与准备。接下来,“西亭出祖柳正长,骏马骄嘶羁不得”通过柳树的生长与骏马的嘶鸣,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不舍与壮志。“丈夫弧矢志四方,岂效儿女恋故乡”表达了主人公作为男儿,胸怀大志,不为儿女私情所困的决心。“酒酣慷慨拔剑舞,青天白日飞?霜”则以豪迈的动作和场景,展现了主人公的英勇与豪情。后半部分转而关注国家的局势与战略:“圣皇开边固无战,地尽西南置州县”,表现了国家的开拓与稳固。“独怜残胡喘息存,深窜穷荒逞凶悍”描绘了敌人的残余势力,以及主人公对国家安全的担忧。“君今名?行伍中,不用自誇两石弓。胸中筹画足制胜,好坐帷幄参元戎”赞扬了主人公在军队中的地位与才能,强调了智慧与策略的重要性。“马衔山前刁斗月,龙捲河上旌旗风”描绘了战场上的景象,充满了紧张与激烈的氛围。最后,“我武维扬号令肃,呼邪日逐争内附,凯歌入奏明光宫。从此朔南声教同,大开明堂议东封”表达了胜利后的喜悦与国家的繁荣景象。“君则长揖辞成功,归来听我击壤歌年丰”则是对主人公功成身退,回归和平生活的美好祝愿。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从军过程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的英勇、智慧与家国情怀,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钱清夜渡
宋·陆游
轻舟夜绝江,天阔星磊磊。地势下东南,壮哉水所汇。月出半天赤,转盼离巨海。清晖流玉宇,草木尽光彩。男子志功名,徒死不容悔。坐思黄河上,横戈被重铠。晚途虽益困,此志顾常在。一.....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寄福建杜廉访使君
元·范梈
臬府群工表,言官百世公。君王资稷契,台阁起黄龚。吴越联闽服,蛮夷偃汉风。九州诸道右,一柱众流中。虎豹精神肃,豺狼道路通。青冥行劲锐,白日贯精忠。斧绣扬秋隼,泉阿达夜蛩。壶.....
念奴娇(其九)题席次文出猎图和梅村韵
明末清初·尤侗
是何年少,向长城饮马、沙场结客。台上呼鹰垆下醉,尚弄数行题墨。投笔归来,东山射虎,大羽犹能没。画图留取,黄云万里秋色。我亦蛮府参军,短衣长剑,喜逐将军猎。回首卢龙成旧梦,.....
相和歌辞·从军行三首(其二)
唐·王涯
燕颔多奇相,狼头敢犯边。寄言班定远,正是立功年。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