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抒情
秋景
情感
忧民
名胜
城市
秋日

译文

连绵的山峦起伏如波涛,高峻的山峰掩映着云彩和太阳。
其中有一座山峰孤傲地耸立,它的气势无法与其它山峰相匹配。
攀登山峰仿佛要飞起来一样,俯瞰四周让人感到失落。
远眺罗田,可以看到许多村落,坐下来甚至能看清细节。
向南延伸的河流源远流长,向北望去大海的景色也出现在眼前。
站得越高看得越远,这不是用缩小手段所取得的成就。
深秋的天气已经变冷,霜露开始交杂,收货的农事已经完成。
但是仍因旱灾与蝗虫的困扰,民间的生物都显得萧瑟凄凉。
在这个地方能够遇到这样的景象真是幸运,但内心的惆怅却难以用言语描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郎官峰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感慨。首句“连山如波涛,高峰荡云日”以波涛比喻连绵起伏的山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峦的壮阔与动态之美。接着“萃然孤杓耸,其势孰可匹”描绘了郎官峰独立于群山之上的雄伟姿态,暗示其独特与非凡。“危攀将欲飞,俯瞰觉自失”两句通过登山者的视角,表现了攀登高峰的惊险与刺激,以及从高处俯瞰时的渺小感,强化了山峰的高度与壮观。接下来“罗田几聚落,端坐见纤悉”则转而描写从山顶俯瞰村落的景象,细腻入微,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生活和谐共存的赞美。“南延川源深,北望海水出”描绘了从不同方向眺望的广阔景象,进一步强调了郎官峰地理位置的优越与视野的开阔。“处高视益远,缩地岂有术”表达了站在高处能看得更远的哲理,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生视野与格局的思考。后半部分“天寒霜露交,收穫事已毕”描述了季节变换、收获季节结束后的景象,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仍年蝗旱馀,民物尽萧瑟”则揭示了自然灾害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展现了一种社会现实的悲凉。最后,“遘兹得非幸,惆怅宁具述”表达了面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美景的赞叹,也有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以及对无法完全表达内心感受的无奈。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吴海

4首
元季以学行称,因世乱绝意仕进。洪武初守臣欲荐诸朝,力辞免。既而征诣史局,亦辞。尝著《书祸》,谓杨、墨、释、老、管、商、申、韩及稗官野乘、支词艳说,均宜禁绝。又有《闻过斋集》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