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真
州
太
守
营
屋
新
成
之
韵
三
首
(
其
一
)
长
淮
清
晏
久
无
虞
,
官
舍
人
烟
已
复
初
。
共
喜
舆
图
方
日
辟
,
讵
应
卒
伍
尚
星
居
。
四
营
分
创
因
遗
址
,
百
堵
周
围
列
聚
庐
。
武
备
既
严
军
气
壮
,
岂
专
捍
禦
奠
州
闾
。
边塞
写景
战争
赞美
抒怀
官署
译文
长久以来,淮河一带安清明晏,再无战事,人们安居乐业。官府所在的区域,人们生活的迹象已经逐渐恢复。
大家共同欢庆国家疆土日益辽阔,哪能因为有了军队和士兵,就让他们在夜晚值守到星月满天?
四处分门别类地依据古时的营垒遗迹重建营区,众房屋整齐地围绕其建立,如同军营中搭起的庐舍。
军事准备已经完备,军队气势强盛,哪里只是为了保护乡里安宁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军营的画面,表达了对军事防御和地方安宁的自信与喜悦。开篇“长淮清晏久无虞”设置了一种平和安宁的氛围,“官舍人烟已复初”则显示出地方生活的恢复与正常化。接着“共喜舆图方日辟,讵应卒伍尚星居”表明人们共同庆幸着军事行动图谋的成功,每个士兵都安居在各自的营帐之中。"四营分创因遗址,百堵周围列聚庐"则描绘了军营的布局,每一处营垒都是根据遗留下来的地理位置精心规划,并由众多土坯环绕,形成坚固的防御体系。最后“武备既严军气壮,岂专捍禦奠州闾”展现了军队严密的武备和强大的士气,以及对边境防御的重视,"岂专捍禦奠州闾"则暗示着这种防御不仅是为了军营自身,更是为了整个州域的安全。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边塞地区在安宁与警备之间的微妙平衡,以及对边疆稳定与发展的期待。
猜您喜欢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赠薛播州诗(其二)
隋·杨素
两河定宝鼎,八水域神州。函关绝无路,京洛化为丘。漳滏尔连沼,泾渭余别流。生郊满戎马,涉路起风牛。班荆疑莫遇,赠缟竟无由。
至沪偶病(其三)
清·许传霈
传说烽烟近浦东,哀鸿嘹唳梦魂中。流民贫病无生计,谁仗扁舟万里风。
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唐·韦庄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
永叔方舟豪饮即事十首时行次齐鲁卫间(其七)
明·胡应麟
携来双彩华,寒夜互生花。雪拥山阴棹,星偕博望槎。雁声流古塞,萤火乱平沙。几忆春明外,长灯对棣华。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隋末唐初·袁朗
朔风动秋草,清跸长安道。长城连不穷,所以隔华戎。规模惟圣作,荷负晓成功。鸟庭已向内,龙荒更凿空。玉关尘卷静,金微路已通。汤征随北怨,舜咏起南风。画野功初立,绥边事云集。朝.....
庸山诗为张庸庵赋
清·曹禾
安石揪枰陆羽茶,辋川山色镜湖花。尊前风月应无价,日草新诗付酒家。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