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题材
写人

译文

译文:龙的鼻梁高不高呢?虎的下巴短不短呢?
译文:在半夜时分,有位昆仑儿(可能是指来自昆仑山的人或某种形象),他双手扶着一只银碗。

赏析

这首诗名为《丹霞第三代安禅师》,作者是宋代的僧人释子淳。诗的内容看似简单,却富有象征和隐喻。前两句“龙准高不高,虎颐短不短”描绘了一种奇特的形象,龙准(龙的鼻梁)和虎颐(老虎的下巴)被用来象征人的面部特征,暗示修行者的内在气质或外在形象可能并不符合常人标准,但这种独特性正是其修行的一种体现。后两句“半夜昆崙儿,两手扶银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修行者比喻为在深夜攀登昆仑山的勇者,昆崙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仙境和高远之地,象征着艰难的修行之路。而“两手扶银碗”则可能是描述修行者在静坐冥想时,持碗饮水以保持清醒,也暗含了对禅定的坚守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修行者坚韧不拔、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的赞美,体现了禅宗崇尚的内省与超越世俗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