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山水
秋天的写景
鸟的写景
边塞写景
羁旅怀乡
情感表达

译文

十月的风霜正猛烈,长空中大雁正感到忧愁。
我不辞辛劳奔赴边关,只为生计而努力谋求。
我的身影落在横塘的北边,声音在古老的渡口显得凄凉。
羁旅之人心中忧虑无法入睡,孤枕躺在江边的楼上。

赏析

这首元代张仲深的《江城杂咏七首(其三)》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和旅人的思乡之情。首句“十月风霜劲”,展现了季节的肃杀与寒冷,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艰苦。次句“长空雁正愁”,通过大雁南飞的意象,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自身的离愁。“不辞关塞远,故作稻粱谋”两句,表达了旅人尽管远离家乡,但仍不得不为生计奔波,坚韧地面对生活的艰辛。接下来,“影落横塘北,声寒古渡头”,通过雁影投射在水面上和雁鸣声在古渡口回荡,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凄凉的氛围。最后两句“羁人耿无寐,危枕在江楼”,直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难以入眠的状态,他倚着江楼的危枕,思绪万千,无法摆脱对远方的牵挂。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元代文人漂泊异乡的苦楚与无奈。

张仲深

274首
生卒年均,约元惠宗至元中前后在世。生平事迹。著有子渊诗集六卷,《四库总目》多与遒贤、杨维桢、张雨、危素、袁华、周焕文、韩性、乌本良斯道兄弟倡和之作。古诗冲澹,颇具陶韦风格

猜您喜欢

奉和过旧宅应制
隋末唐初·上官仪
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神麾飏珠雨,仙吹响飞流。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遗簪谬昭奖,珥笔荷恩休。
苦雨(其二)
明末清初·彭孙贻
泽国三秋候,神州一壑馀。积阴蒸岳渎,流润湿琴书。卧榻朝喧黾,高田夜拾鱼。何时洗兵马,买笠共樵渔。
莳红小筑联
清·俞樾
小筑三楹,看浅碧垣墙,淡红池沼;相逢一笑,有袖中诗本,襟上酒痕。
题剡山所见
宋·李易
剡中无数野蔷薇,黄云烂漫相因依。玉杯浅琢承坠露,金钟倒挂摇晨晖。斑竹笋行三亩地,红药花开一尺围。豆角尝新小麦秀,来禽长向樱桃肥。歌舌随风柳外啭,翠花带水烟中飞。鱼跳破浪奋.....
自杨梅坞循九溪十八涧至理安寺
清·金志章
青松影里寻山寺,黄叶堆中踏涧泉。行过乱峰溪又转,一声疏磬到门前。
望孤石诗
南北朝·鲍照
江南多暖谷,杂树茂寒峰。朱华抱白雪,阳条熙朔风。蚌节流绮藻,辉石乱烟虹。泄云去无极,驰波往不穷。啸歌清漏毕,徘徊朝景终。浮生会当几,欢酌每盈衷。
白云庵谒先君寺丞诗
宋·郑康佐
清癯野鹤姿,问道羽衣客。白云濯飞泉,青霞窥裂石。閒猿啸清晓,药鸟鸣日夕。幽人不可见,百拜访遗迹。
念奴娇(其二)题楼君菁苍峨眉山纪游,名黎然,浙江诸暨人
清末近现代初·李炳灵
峨眉揽胜,更殷勤寄我,一篇冰雪。忆否浮槎东海日,弥望沧溟空阔。萧寺敲诗,乱峰蜡屐,消尽热中热。学增阅历,山川自昔能说。此际故国成尘,故人如梦,鸿爪皆陈迹。夷甫诸公何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