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
别
曲
兰
皋
飞
暗
尘
,
征
车
纡
去
辙
。
长
安
虽
咫
尺
,
回
首
繁
华
歇
。
故
人
亭
下
酒
,
蛾
眉
眼
中
血
。
平
生
慷
慨
肠
,
忽
作
柔
丝
结
。
传
闻
紫
塞
傍
,
秋
烽
下
危
堞
。
班
超
未
投
笔
,
来
瑱
空
嚼
铁
。
谁
能
金
闺
中
,
坐
眷
娟
娟
月
。
离别
写景抒情
怀古
边塞
情感
山水
译文
兰草繁茂的空地上扬起暗尘,远行的车辆已渐行渐远。
长安虽近在咫尺之间,但回首望去,昔日的繁华已不再。
故人亭下饮酒畅谈,眼前的美景如同蛾眉般,又似眼中泛起的血色。
一生豪情壮志,忽而化作柔软的心结。
听说在边疆的紫塞旁边,秋日的烽火燃烧在危险的城堞之下。
班超还未放下手中的笔,来瑱却只能空口说大话,徒劳地嚼着铁器。
谁能坐在金闺之中,静心欣赏那娟娟的月光呢?
赏析
这首《伤别曲》由金代诗人王郁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离别之痛与对未来的忧虑。首句“兰皋飞暗尘”,以“兰皋”象征离别的地点,暗喻离别如同兰花般美好而短暂,而“飞暗尘”则暗示了离别后留下的只是无尽的思念与回忆。接着“征车纡去辙”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车辆缓缓远行,留下弯曲的车辙,象征着离别后的孤独与寂寞。“长安虽咫尺,回首繁华歇”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现实与想象中的距离进行对比,表达了即使距离很近,但心中的繁华与美好却已不再,突出了离别的哀愁与失落。“故人亭下酒,蛾眉眼中血”描绘了离别宴上的场景,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与离别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使得离别宴上充满了悲凉与无奈。“平生慷慨肠,忽作柔丝结”通过对比,展现了主人公平日里的豪情壮志与离别时的柔情细腻,表达了离别对内心情感的巨大冲击。“传闻紫塞傍,秋烽下危堞”描绘了边塞的景象,暗示了离别后主人公可能面临的艰难处境,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担忧。“班超未投笔,来瑱空嚼铁”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主人公虽然有建功立业的雄心,但在现实面前却感到无力与无奈。最后,“谁能金闺中,坐眷娟娟月”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与牵挂,即使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心中仍挂念着家中的妻子,月光下的她仿佛是唯一的慰藉。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深刻地描绘了离别之痛与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王郁
12首
歌诗俊逸。举进士不第。西游洛阳,放怀诗酒,尽山水之乐。好议论,不以毁誉易心。从李汾、元好问等游最久,后至京师,遇兵难,被执见杀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