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
翟
赠
李
司
户
国
瑞
洛
阳
赏
尽
牡
丹
春
,
寂
寞
钧
台
对
夕
曛
。
手
折
幽
兰
赠
行
子
,
多
情
惟
有
李
参
军
。
写景
赠别
春天
咏物
赞美
离别
抒情
译文
第一句“洛阳赏尽牡丹春,寂寞钧台对夕曛。”可以翻译为:在洛阳欣赏了牡丹的春日美景后,独自一人坐在钧台上,面对着夕阳的余晖感到寂寞。
第二句“手折幽兰赠行子,多情惟有李参军。”可以翻译为:亲手折下兰花赠送给即将离去的旅人,在这多情的举动中,只有李参军能做到。
赏析
这首诗《阳翟赠李司户国瑞》是金代诗人王郁所作。诗中描绘了洛阳赏花后的场景,以牡丹的繁华与之后的寂寥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首句“洛阳赏尽牡丹春”,描绘了洛阳城中牡丹盛开的盛景,满城皆是春色,牡丹花竞相开放,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繁华。然而,接下来的“寂寞钧台对夕曛”一句,笔锋一转,将画面拉回至另一处,钧台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孤寂。这里通过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也暗示了情感的转变,从热闹到寂静,从繁华到落寞,引出下文的情感表达。“手折幽兰赠行子”一句,诗人亲自采摘了一朵幽兰,作为礼物赠予即将远行的朋友。兰花象征着高洁和纯洁,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也寄托了对朋友旅途平安、前程似锦的美好祝愿。最后一句“多情惟有李参军”,直抒胸臆,点明了诗中的主角——李参军。这句话强调了诗人对李参军的深情厚谊,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李参军能理解并感受到这份深情。这种强烈的个人情感表达,使得诗歌更加真挚动人,同时也加深了读者对友情价值的理解。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祝福,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而不矫揉造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王郁
12首
歌诗俊逸。举进士不第。西游洛阳,放怀诗酒,尽山水之乐。好议论,不以毁誉易心。从李汾、元好问等游最久,后至京师,遇兵难,被执见杀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