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写鸟
边塞
怀古
哲理
动物
抒情

译文

河水因为寒冷已经结成了冰,边塞的草地因为秋霜而显得更加衰败。
想到那些失去栖息地的鸟儿,在这夜晚逆风而行,不知道该往哪里归去。
密集的网遮住了山峦,无法穿越;悬挂在树上的冰滑滑的,难以依靠。
细小的石头仿佛燕子能随着雨势飘动,片片的木头制作的风筝仍然可以凭借机械的原理飞翔。
只要有足够的风力,就不必担心没有翅膀不能飞翔。
我对故土的众多鸟儿们寄语,你们将会在群体中相互比较,共同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寒冷季节中自然界的景象与生物的生存状态,充满了深沉的哲思与对生命的关怀。首联“河水闻寒已成冻,塞草愁霜悬自衰”以河水结冰、塞草枯萎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冬季严寒的景象,暗示自然界的生命在严冬中的艰难处境。颔联“可念无端失林鸟,此夜逆风何处归”则将视角转向失去家园的鸟儿,通过“无端失林”和“逆风归途”的情境,表达了对生命困境的同情与思考。颈联“列网遮山不听度,悬冰绕树滑难依”进一步描绘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通过“列网”与“悬冰”的形象,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尾联“细石似燕能随雨,片木作鸢犹解机”以细石随雨、片木作鸢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界的适应与变化,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智慧与适应力的赞美。最后,“但令积风多少便,何患有翼不能飞”一句,以风力为喻,表达了对生命面对困难时应保持乐观与坚韧的态度,即使翅膀受损也能找到飞翔的方法。“寄语故林无数鸟,会入群里比毛衣”,诗人以温柔的语气,向所有鸟类发出邀请,希望它们能够团结互助,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体现了对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物生存状态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独特感悟,富有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朱超

17首
朱超(生卒年不详)仕梁为中书舍人。原有集,已散佚,今存诗十余首。在梁国做中书舍人。原本有集,现今已经丢失,留存到今只有十多首作品。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左传》引周谚
先秦·无名氏
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