阌
乡
秋
夜
枕
簟
凉
生
秋
夜
清
,
风
吹
庭
树
动
秋
声
。
碧
空
万
里
湛
如
水
,
月
色
满
天
窗
外
明
。
孤
馆
萧
萧
静
如
许
,
何
处
残
砧
闻
数
杵
。
风
情
月
思
共
撩
人
,
一
种
幽
怀
对
谁
语
。
写景抒情
秋日写景
夜景
情感表达
译文
秋夜清凉,枕席生凉,风儿吹动庭院的树木,发出秋天的声音。
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像水一般清澈,月光洒满天空,照亮了窗外。
孤馆内寂静无声,只有几声稀疏的砧杵声在空气中回荡。
情感与思绪交织在一起,引人入胜,这种深深的忧郁情怀却无人可以倾诉。
赏析
这首《阌乡秋夜》由明代诗人林廷玉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宁静画面。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夜的凉爽、月色的皎洁以及环境的寂静,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首句“枕簟凉生秋夜清”,开篇即点明了季节与环境的特点,凉爽的枕席和清冷的秋夜相映成趣,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着,“风吹庭树动秋声”一句,通过自然界的风声与树叶的摇曳,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静谧与生动,使读者仿佛能听到秋风轻拂过树梢的声音。“碧空万里湛如水,月色满天窗外明”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天空比作清澈的水面,而月光则如同洒满整个天空的银纱,形象地描绘了秋夜的明亮与纯净。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孤馆萧萧静如许,何处残砧闻数杵”描绘了一座孤独的旅舍在寂静中的情景,远处传来几声捣衣声,增添了几分凄凉与思乡之情。这一细节处理,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孤独与离愁的感慨。最后,“风情月思共撩人,一种幽怀对谁语”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面对如此美丽的秋夜景色,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有对人生、对情感的深深思考。然而,这种思绪却无人可诉,只能独自品味,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沉。综上所述,《阌乡秋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夜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佳作。
林廷玉
82首
烟霞病叟,成化二十年(1484)成三甲进士,历吏科给事中、工科都给事中,因涉唐寅考场舞弊案,被贬海州判官,弘治十六年(1503)升任湖南茶陵知州,倡建洣江书院,聚生徒讲解儒家经典,风雨无阻,寒署不辍。正德十三年(1518)八月,福州士兵因索饷哗变,因士兵怨左布政使 伍符裁省月粮。廷玉与副使高文达出面劝解得缓。后因御史董建中劾其拗执褊刻,乞归,家居二十年,著述自娱。嘉靖十一年(1532)病逝,终年78岁。有《南涧文录》
猜您喜欢
早秋夜作
唐·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野兴四首(其一)
宋·陆游
来日无多去日遒,朱颜那肯为人留。檐声点滴无时雨,野气苍茫极目秋。朝出钓鱼来北渚,夜耕驱犊上西畴。此心所要常无愧,寂寞衡门死即休。
初秋
宋·陆游
湿萤相逐照高栋,又见一年风露秋。流落江湖常踽踽,扫平河洛转悠悠。簿书终日了官事,尊酒何时宽客愁。拟倩天风吹梦去,浩歌起舞散花楼。
饮村店夜归二首(其一)
宋·陆游
致主初心陋汉唐,暮年身世落农桑。草烟牛迹西山外,又卧旗亭送夕阳。
饮黄池朱友龙舍
宋·董嗣杲
换舟入里港,那惧江风横。今夕月色朗,天下呈圆镜。小舣蕃庶乡,夜灯万星映。倏逢可人情,立论不失正。挥毫喜相誉,笔势自遒劲。酒壶不住荡,斟酌各取性。不强亦不辞,此醉颇入圣。江.....
幽栖
明·顾猷
四十为渔长水西,汀兰沙鸟共幽栖。雨馀篱落经蛛网,风静檐牙上燕泥。欲醉且图元亮酒,长贫一任少陵妻。苔矶倦倚还持钓,莫管柴门日色低。
秋思二首(其二)
宋·陆游
日落江城闻捣衣,长空杳杳雁南飞。桑枝空后醅初熟,豆荚成时兔正肥。徂岁背人常冉冉,老怀感物倍依依。平生许国今何有,且拟梁鸿赋五噫。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