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寓
二
首
(
其
二
)
试
向
昆
明
问
劫
灰
,
几
看
麋
鹿
上
苏
台
。
閒
中
历
日
生
青
草
,
梦
里
乾
坤
化
大
槐
。
塞
雁
南
归
春
又
去
,
江
潮
东
下
暮
还
来
。
临
平
山
尽
啼
鹃
歇
,
可
是
征
人
唤
不
回
。
怀古
写景
历史感慨
征人情感
秋天
梦
醒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试向昆明问劫灰”一句,以昆明作为背景,探寻历史沧桑之变迁,表达了一种历史沉思的情怀。接着“几看麋鹿上苏台”,则是诗人在春日游历中所见之景象,麋鹿轻盈地踏上古台,显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閒中历日生青草”一句,描绘的是闲适中的时光流逝与自然界的更新换代。诗人通过闲居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如随着时间推移而生长起来的青草,传达出一种对生命循环、自然美好的感慨。“梦里乾坤化大槐”则是表达了诗人在梦中所见到的壮丽景象。乾坤化大槐意味着宇宙间一切事物皆能转变为宏伟的巨树,表现出一种超现实的美好想象。“塞雁南归春又去”一句,描绘的是边塞之雁随春风而南归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对春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紧接着,“江潮东下暮还来”,则是通过江水的流动与日落的变迁,强调了时间的不断流逝和自然界的循环往复。“临平山尽啼鹃歇”一句中,啼鹃(一种鸟类)的鸣叫声在临近的平坦之地渐渐消失,表达了一种春末夏初、生机即将减弱的情景。最后,“可是征人唤不回”,则是诗人对远方征人的思念和无奈,尽管呼唤,但征人已难以归来,这也反映了古代士兵出征与家人分离的悲凉。总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地描绘春日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种对生命、历史和自然美好的深刻感悟。
何梦桂
527首
生卒年均,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猜您喜欢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与诗友会宿
宋·寇准
此夕南轩宿,论诗万虑忘。苦吟秋信近,寂坐漏声长。室静灯光暗,桐疏露气凉。幽怀聊自遣,山色渐苍苍。
益公道人相见信安道温陵旧游出示近诗因次其韵(其一)
宋·朱熹
别来几度见归鸿,岁月悠悠一梦中。莫道相望湖海阔,争知千里不同风。
江汉
明·蒋主孝
江汉同流接混茫,萧萧芦荻雁南翔。姓名不到公卿府,泉石喜游君子乡。青眼昔年羞阮籍,白头今日老冯唐。思乡怀古浑閒事,酾酒椎牛兴自长。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宿松树塘
清·和瑛
苍松傲雪青霄上,六尺方床对松放。清秋月照松间雪,雪月交光松心壮。四时盘错不改柯,夭矫虬龙茁无恙。忆自天戈西北指,大木斯拔疾雷将。旦旦伐之四十年,梁栋尽供都料匠。赖有相传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