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
亭
夜
集
书
感
松
长
新
枝
竹
倍
浓
,
尽
从
去
后
托
春
风
。
亭
开
野
径
寒
云
外
,
人
坐
疏
林
落
照
中
。
丘
壑
敢
论
吾
志
在
,
钓
游
犹
忆
少
时
同
。
引
杯
烧
烛
今
何
夕
,
欲
话
离
心
月
满
空
。
写景
山水
抒情
怀古
记梦
离别
友情
咏物
季节
秋天
译文
松树长出了新的枝条,竹子则更加茂盛。这一切都寄托在春风的抚育之下。
亭子建在野外的小径旁,寒云之外。人们坐在稀疏的树林中,沐浴在落日的余晖之中。
我心怀丘壑之志,虽有所畏惧,但我的志向仍然在。回想起年少时一同垂钓游玩的日子,仍让我心潮澎湃。
举起酒杯,点燃蜡烛,今天是何日?我想与你谈论内心的情感,让月光洒满整个天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松亭夜集的情景,充满了深邃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首联“松长新枝竹倍浓,尽从去后托春风”,以松树和竹子的生长景象起笔,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松树长出新枝,竹子更加茂密,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而“尽从去后托春风”则暗示着自然界的循环更替,万物皆有其时,正如人生中的离别与重逢。颔联“亭开野径寒云外,人坐疏林落照中”,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幽美。松亭之外,野径蜿蜒至寒云之外,给人一种远离尘嚣之感;亭内,人们坐在稀疏的树林中,夕阳的余晖洒落其间,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画面。这种场景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暗示了聚会的氛围与情感的交融。颈联“丘壑敢论吾志在,钓游犹忆少时同”,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丘壑,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神秘,诗人虽不敢言自己的志向,但内心深处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却未曾改变。同时,对年轻时与友人一同垂钓游玩的记忆,更是加深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与珍惜。尾联“引杯烧烛今何夕,欲话离心月满空”,将情感推向高潮。在这样的夜晚,诗人举杯饮酒,点燃蜡烛,思绪万千。他想要与朋友们分享心中的离愁别绪,却发现月光已满,似乎预示着相聚的短暂与离别的必然。这一句既表达了对相聚时刻的珍惜,也流露出对离别的无奈与伤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的深度。
李默
5首
正德十六年进士。嘉靖间为吏部左侍郎,鞑靼兵逼京师,默守正阳门,故示闲暇,纵居民出入。鞑靼疑有备,不敢犯。升尚书。累官翰林学士。为人博雅有才辨,以气自豪,不阿附严嵩。然性偏浅,以恩威自归。为赵文华所害,下狱瘐死。有《建宁人物传》、《群玉楼集》
猜您喜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