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
堂
君
不
见
少
陵
草
堂
背
西
郭
,
浣
花
溪
水
流
堂
脚
。
竹
寒
沙
白
自
凄
凉
,
莫
问
四
松
霜
草
薄
。
入
门
好
在
乌
皮
几
,
公
去
不
归
换
邻
里
。
西
岭
千
秋
雪
书
消
,
舍
北
泥
融
飞
燕
子
。
祇
今
桤
木
平
桥
路
,
笼
竹
和
烟
杂
江
雾
。
野
僧
作
屋
号
草
堂
,
不
是
柴
门
旧
时
处
。
诗
坛
今
古
谁
能
将
,
艳
艳
文
章
光
万
丈
。
安
得
英
才
擅
品
量
,
当
使
公
居
摩
诘
上
。
写景
怀古
抒情
赞美
地点
成都
情感
思乡
写山
西岭
叙述
译文
您看那少陵草堂背靠着西郭,浣花溪水流向堂屋的脚下。
这里竹林寒冷,沙土一片惨白,显得格外凄凉。不必去问那四松掩映下的霜草是不是已经稀薄。
入门就喜爱那乌皮几案,只可惜公(可能是指某位历史人物)离世后,这里换了邻里。
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在书中得以消逝,而屋舍北面春泥融融,燕子飞来。
如今在这桤木平桥路上,笼竹与江边的雾气混杂在一起。
有野僧在这里建屋并号之为草堂,这已经不是当年那扇柴门所在的地方了。
诗歌的殿堂里,如今谁能把古人风范承传?艳丽的文章光芒万丈。
如何才能找到一位品行高尚、才华横溢的人来主持诗坛,让他的成就超越摩诘(指唐代诗人王维)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草堂的景象与变迁,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对文学艺术的赞美。开篇以“君不见”引出对杜甫草堂的回忆,通过“少陵草堂背西郭,浣花溪水流堂脚”描绘了草堂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竹林与沙滩的寒意与荒凉,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入门好在乌皮几,公去不归换邻里”则表达了对杜甫离开后的怀念与草堂环境的变迁。接着,“西岭千秋雪书消,舍北泥融飞燕子”描绘了四季更迭中的草堂景色,既有静谧的雪景,也有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最后,“祇今桤木平桥路,笼竹和烟杂江雾”描述了草堂周边环境的变化,以及新建的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整首诗通过对草堂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文学艺术永恒价值的颂扬。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