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怀
蓝
双
涧
池
亭
因
寄
习
池
春
早
忆
重
游
,
画
舫
清
宵
月
满
钩
。
疏
竹
小
桥
红
日
薄
,
南
山
孤
阁
翠
烟
流
。
落
花
双
涧
流
还
合
,
野
鸭
春
塘
迥
自
由
。
客
到
暗
知
仙
格
长
,
人
间
何
处
问
丹
丘
。
写景
春景
画景
怀古抒情
写水
动物
野鸭
情感
思乡
译文
春天刚到习池,我回想起再次游览此地,画舫在清静的夜晚被满月钩所映照。
稀疏的竹林旁是小桥,太阳渐渐西沉,南山上的孤阁则有翠绿的烟雾流动。
双涧中的落花随着流水时而分开时而合流,春日里的野鸭在池塘中自由自在地游动。
客人来到这里,我暗自了解他有着长久的仙人格调,在人世间,我们应该去哪里寻找传说中的丹丘呢?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邱云霄的《有怀蓝双涧池亭因寄》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的画面。首句“习池春早忆重游”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在习池的美好回忆,渴望再次游览。接下来的“画舫清宵月满钩”则描绘了夜晚乘船赏月的情景,月光如钩,画面宁静而诗意。“疏竹小桥红日薄”写出了清晨的清新景象,稀疏的竹林、小桥和初升的红日,色彩鲜明,富有生机。紧接着,“南山孤阁翠烟流”将视线转向远方,南山上的孤阁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神秘感。“落花双涧流还合”描绘了落花随流水汇合的场景,暗示着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和谐。“野鸭春塘迥自由”则以野鸭在春水中的自在飞翔,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无拘无束。最后两句“客到暗知仙格长,人间何处问丹丘”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暗含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孤独与寻觅之意。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习池春天的景色,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猜您喜欢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子初全溪作
唐·李商隐
全溪不可到,况复尽馀醅。汉苑生春水,昆池换劫灰。战蒲知雁唼,皱月觉鱼来。清兴恭闻命,言诗未敢回。
春暮过荥泽山下
清·陈以豫
夹路阴垂柳线长,流莺送客出山庄。惜无好梦留春住,愧有閒云笑我忙。斜日渐描人影瘦,落花轻衬马蹄香。回头欲认停车处,谷口烟横暮色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