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写景秋夜
抒情佳期
闺怨
情感怀人
思乡

译文

天空中星星清晰可见,江面上的月亮明亮如练。
(明月下)一位窈窕的佳人从帘子中走出,城池的轮廓在参差的树影中隐约可见。
白露洒满前面的树林,秋风在夜半时分突然刮起。
闺中女子为征战而愁叹织布,君子则远在他乡服役。
蟋蟀感受着夜晚的征途,蜘蛛在夜晚寻找着织网的地方。
心中充满慷慨的情怀,但距离遥远,如同隔着燕越两地。
是什么让我空等良辰佳期,令人惆怅直至天明。

赏析

这首《秋夜》由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凄美画面,充满了浓郁的思乡之情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首句“历历云间星,练练波上月”以星月为引子,勾勒出一片静谧而清冷的夜景。星星在云层间闪烁,月亮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窈窕出帘栊,参差见城阙”描绘了主人公从室内向外眺望的情景。帘栊轻启,隐约可见远处的城市轮廓,这种景象既展现了空间的层次感,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思绪与外界的联系。“白露皓前林,商飙中夜发”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凉意。白露覆盖着林木,微风吹过,带来了夜晚的凉爽,仿佛是大自然在诉说着季节的更替。“闺人怨机杼,君子远于役”直接点出了主题——思妇对远方行人的思念。闺中的女子因思念而愁绪满怀,织布机的声响似乎成了她内心情感的寄托,而她的爱人却远在他方,无法相见。“蟋蟀感宵征,蜘蛛寻夜织”通过自然界的生物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对时间流逝和孤独感的描绘。蟋蟀在夜晚的鸣叫,蜘蛛在夜间的忙碌,都成为了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外化。“慷慨平生怀,迢迢限燕越”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尽管距离遥远,但心中的牵挂却如同燕越之间的鸿沟,难以跨越。最后,“谁令旷佳期,惆怅至明发”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对未能相聚的遗憾和对未来的期盼。无论是谁,都无法阻止这份思念之情在心中蔓延,直至天明。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期待的秋夜场景,深刻地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离别与思念的独特感悟。

猜您喜欢

后宫词
明·姚光虞
珠箔罗帏梦不成,起来花底听残更。多情祇有长门月,夜夜瑶阶伴影行。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临江仙·除夕狱中寄忆
明末清初·龚鼎孳
不记今为何夕,隔墙钟鼓催春。逞风花草太无因。笼香深病色,罢酒得愁身。料是红闺初掩,清眸不耐罗巾。长斋甘伴鹔鹴贫,忍将双鬓事,轻报可怜人。
忆江南·补题含真仙影图
清·许禧身
瑶台境,何故速归真。隐约群仙珠幕卷,含愁娇女色增颦。哽咽梦初温。
点绛唇·闺思
宋·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孤鸾
明·林章
为谁抛撇,似海燕初分,林莺乍别。回首天涯,满目云山愁绝。东风不怜春色,把一枝、杨花吹折。直恁粘烟带雨,更盈盈似雪。奈梦儿、相隔恨难说。想昨夜孤衾,今朝双颊。比这青衫上,有.....
菩萨蛮(其五)
宋·晁端礼
远山眉映横波脸。脸波横映眉山远。云鬓插花新。新花插鬓云。断魂离思远。远思离魂断。门掩未黄昏。昏黄未掩门。
蓦山溪(其二)
宋·晁端礼
栏干十二,倚遍还重倚。一曲一般愁,对芳草、伤春千里。绮窗深处,还解忆人无,碧云辞,红叶字。曾仗东风寄。缭墙深院,无路通深意。纵使得新声,又争知、相如名字。从来风韵,潇洒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