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闺
曲
玉
杵
捣
清
霜
,
银
筝
冷
洞
房
。
谁
言
关
路
远
,
频
使
梦
渔
阳
。
秋景
闺怨
思乡
离别
赏析
这首《秋闺曲》描绘了深秋时节,一位女子独居闺房中的寂寥与思绪。首句“玉杵捣清霜”以捣衣之景起笔,玉杵象征着劳作的工具,清霜则暗示着秋日的寒冷与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银筝冷洞房”一句,将女子所在的房间比作冰冷的洞穴,通过银筝的意象,不仅展现了乐器本身的高雅,也暗喻了女子内心的孤寂与情感的冷落。“谁言关路远”,这一句转折,似乎在问世间是否有人能理解她心中的距离感,无论是地理上的遥远,还是情感上的隔阂。最后,“频使梦渔阳”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渔阳在这里可能象征着远方或某种不可触及的梦想,频繁的梦境暗示着女子内心深处对远方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整体而言,《秋闺曲》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深秋季节中一位女子内心的孤独、思念与梦想交织的情感世界,语言含蓄而富有意境,引人深思。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巫山一段云(其三)
宋·柳永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秋浦歌十七首(其六)
唐·李白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寄容廷恂(其一)
明·何绛
永夜怀人独不眠,秋风吹上小窗前。银河岁岁无清浅,书札须将寄客船。
后宫词
明·姚光虞
珠箔罗帏梦不成,起来花底听残更。多情祇有长门月,夜夜瑶阶伴影行。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