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
桥
诗
二
十
送
上
乡
老
书
,
白
发
堂
上
欢
愉
愉
。
岐
亭
酒
罢
不
忍
别
,
二
百
馀
里
来
姑
苏
。
枫
桥
古
岸
冬
十
月
,
霜
风
切
骨
草
木
枯
。
拜
起
欲
去
更
付
嘱
,
携
手
泫
然
双
泪
珠
。
明
年
偶
中
崇
政
第
,
赤
城
山
下
欣
迎
扶
。
穹
苍
不
与
夺
荣
养
,
星
霜
未
周
罹
明
诛
。
颜
色
不
见
已
三
岁
,
肝
血
泣
尽
留
形
躯
。
隐
沦
无
业
养
慈
老
,
骫
骳
又
作
卑
官
图
。
还
道
枫
桥
旧
别
地
,
依
依
风
物
春
阳
敷
。
人
烟
山
色
一
如
昨
,
齿
发
独
改
亲
则
无
。
万
杵
入
心
交
落
涕
,
水
边
且
欲
留
行
舻
。
平
生
一
天
已
无
戴
,
纵
得
寸
禄
何
为
娱
。
时
乎
穷
达
又
未
决
,
行
矣
愿
报
生
前
劬
。
怀旧送别
自然
亲情情感
四季景色
读书生活
译文
二十岁那年送上乡里的老书信,白发苍苍的父母在堂上欢声笑语。
在岐亭饮酒后不忍分别,二百多里路来到姑苏。
来到枫桥古岸已是冬十月,霜风凛冽,草木枯黄。
拜别时还想再三嘱咐,握手道别时,两人都泪流满面。
明年偶然考中崇政殿的科举,在赤城山下高兴地迎接扶助。
苍天不给予我荣养,星霜未满一年就遭遇了不幸。
亲人不见已三年,肝肠寸断,血泪尽流,只留下这具身躯。
我隐居山林,没有职业来奉养父母,又不得不出仕做低级官吏。
再次来到枫桥这个旧别的地方,春日的阳光照在依旧依依的风物上。
人烟和山色与以前一样,但亲人的头发变了,老人已经不在了。
内心交相哭泣,想要在水边停留一段时间。
平生已经有了很高的声望却无法再戴冠,即使得到一点俸禄也不知道该如何娱乐。
至于时运的穷困或显达还没有决定,我将启程,希望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赏析
这首宋诗《枫桥诗》是陈舜俞的作品,描绘了诗人送别老友后独自前往姑苏的场景。诗中情感深沉,既有对老友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感慨。首句写送别之日,白发老人满面欢愉,但离别在即,诗人于岐亭饮酒后仍难舍离去,行程二百多里至姑苏。接着,诗人细致描绘了枫桥古岸冬季的凄凉景象,霜风刺骨,草木凋零,临别之际,他再次叮嘱朋友,两人依依惜别,泪眼相对。诗人表达了对自己仕途的忧虑,虽然有望中举,但担心命运多舛,未能长久享受荣华。他已经三年未见老友,内心充满哀伤,为了奉养老母,不得不屈就低微官职。再次经过枫桥,他感慨万千,人事依旧,唯有自己年华已逝,亲人不在。万般思绪涌上心头,他甚至想在水边停留,感叹人生无常,即使得到微薄俸禄,也无法找回往昔的欢乐。诗的结尾,诗人感叹人生的起伏不定,表达出对生前辛劳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未知未来的深深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亲情和人生际遇的深刻体验。
猜您喜欢
衡山
宋·黄庭坚
万丈融峰插紫霄,路当穷处架仙桥。上观碧落星辰近,下视红尘世界遥。螺簇山低青点点,线拖远水白迢迢。当门老桧枝难长,绝顶寒松叶不彫。才到秋初霜已降,每逢春尽雪方消。猥岩老衲针.....
句
元·黄镇成
王孙不归怨芳草,山鬼欲啼牵女萝。铁檄召雷秋雨足,瑶坛谒帝夜云高。游山采药辞家早,扫石看云出洞迟。青山尽处海门阔,红日上来天宇低。花竹一家巢绝顶,烟尘九点认齐州。潮来估客船.....
会长沙十二县宰
宋·真德秀
从来守令与斯民,都是同胞一样亲。岂有脂膏供尔禄,不思痛痒切吾身。此邦祗似唐时古,我辈当如汉吏循。今夕湘春一卮酒,直烦散作十分春。
漫兴(其一)
清·陈鹏年
秋气渐萧瑟,连宵风雨声。庭虚山果坠,砌冷候虫鸣。倦眼依残帙,端居对短檠。归舟姜被隔,知近武昌城。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