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景
怀古
抒情
哲理
秋节
佳节
山水
场景
情感
友情

译文

我突然深刻醒悟,当晨钟的声音消逝,窗外只剩半轮冷清的月亮。
四面墙壁的吟咏声仿佛欺压我的梦境,一盏青色的油灯在黑暗中明暗闪烁。
谁又能理解我的淡泊生活呢?在这极度的萧条中,我独自心中感到悲伤。
有人引我而去,突然看到三面旗帜并列而立。
询问到达清净的旃檀之地,常年享有极乐,四周环绕着美丽的优昙钵花。
说不尽的轮回转瞬即逝,我敢问诸天之上的菩萨。
摄住双足向南致敬,整理衣衫行礼参拜,以求解脱这浮生之结。
心中再无挂碍,两座寺庙之间何须多言。

赏析

这首《百字令·月夜同人过雨香精舍》由清代诗人范邃所作,描绘了月夜访友于寺庙的静谧与深沉之感。开篇“猛然深省”,诗人似乎在某一刻突然领悟到某种哲理或情感,随后描述了环境的静寂,深钟声已歇,窗外仅余一弯冷月相伴,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清冷的氛围。四壁回荡着脚步声,仿佛在嘲笑诗人的梦境,而一盏青灯忽明忽灭,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孤独。“淡泊谁怜,萧疏已极”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淡泊生活的向往与对当前处境的感慨,身处如此简陋而空旷的环境中,内心却感到无比悲咽。接着,“同人引去,蓦见三幡齐列”描述了朋友的离去,以及在不经意间看到的三面幡旗并排排列的情景,这可能象征着某种指引或启示。“问道清净旃檀,常年极乐,匝地优昙钵”几句,诗人询问关于清净、极乐世界以及优昙钵花(佛教中象征稀有与珍贵的花朵)的问题,表达了对精神世界探索的渴望。接下来,“说不尽轮回转眼,敢问诸天菩萨”则揭示了对生命轮回、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菩萨的敬畏之情。最后,“摄足和南,肃衣参礼,解脱浮生结”表明诗人恭敬地向菩萨行礼,寻求心灵的解脱与自由,摆脱世俗的束缚。“更无挂碍,两堂何用饶舌”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心灵纯净的追求,认为无需多言,两座殿堂已足够承载其内心的宁静与智慧。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月夜、寺庙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充满了禅意与哲学色彩。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