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
事
漫
述
四
首
(
其
一
)
从
来
野
兴
只
山
林
,
翠
壁
丹
梯
处
处
寻
。
一
自
浮
名
萦
世
网
,
遂
令
真
诀
负
初
心
。
夜
驰
险
寇
天
峰
雪
,
秋
虏
强
王
汉
水
阴
。
辛
苦
半
生
成
底
事
?
始
怜
庄
舄
亦
哀
吟
。
写景
怀古
抒情
哲理
边塞
战争
秋天
抒情+写景
译文
我从来只对山林有浓厚的兴趣,常常寻找翠绿的石壁和红色的石阶。
自从被世俗的虚名所束缚,真正的秘诀就辜负了我最初的愿望。
夜行时遭遇了险恶的敌人,他们如同天峰上的雪一样冷酷无情;在秋季,他们如同强盗般侵占汉水之阴。
辛苦了大半生,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我开始同情庄舄那样的哀吟,感叹人生的不易。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文学家王守仁的《即事漫述四首》之一,通过诗人自身经历与思考,表达了对人生追求与内心真我之间的矛盾与反思。首句“从来野兴只山林”,点明了诗人本性喜爱自然,向往山林生活。接着“翠壁丹梯处处寻”描绘了诗人遍访名山大川的情景,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探索精神。然而,“一自浮名萦世网,遂令真诀负初心”,转折之处揭示了诗人因世俗名利的束缚,逐渐背离了最初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冲突的无奈与感慨。“夜驰险寇天峰雪,秋虏强王汉水阴”,这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如履薄冰,艰难前行的境遇。同时,也暗喻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动荡与挣扎。最后,“辛苦半生成底事?始怜庄舄亦哀吟”,诗人发出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沉追问,表达了对过去半生辛劳的反思,以及对庄舄(古代楚国大夫)哀吟的共鸣,流露出对人生价值与自我实现的深刻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以个人经历为线索,通过对自然、社会与内心的探索,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王守仁
564首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