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
门
怀
古
(
其
二
)
翠
华
归
去
紫
龙
宫
,
北
骑
长
驱
朔
漠
风
。
万
古
冤
魂
遗
恨
在
,
空
馀
鲛
泪
洒
英
雄
。
怀古
边塞
悼亡
战争
译文
翠华(可能是指皇家的仪仗)回到紫龙宫(可能是皇宫的别称),北方的骑手们继续在北方的沙漠草原上奔驰。
万古以来的冤屈灵魂留下了无尽的恨意,只留下了鲛人的眼泪为英雄而洒。
赏析
这首诗《厓门怀古(其二)》由明代诗人佘光裕所作,通过描绘历史场景与情感寄托,展现了对古代战争与英雄的深刻反思。首句“翠华归去紫龙宫”,翠华指的是帝王出行时的仪仗,紫龙宫则象征着皇宫或帝都。此句暗示了帝王的离去,宫殿的沉寂,预示着权力的转移与时代的更迭。接下来,“北骑长驱朔漠风”描绘了一幅北方骑兵驰骋于荒凉边疆的画面,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同时也暗示了征服与扩张的主题。“万古冤魂遗恨在”一句,将历史的悲惨与不公凝结在“万古冤魂”之上,表达了对过去战争中无辜生命的深切同情与哀悼。这里的“遗恨”不仅指个人的遗憾,更是对历史悲剧的普遍感慨,强调了战争带来的长期痛苦与影响。最后一句“空馀鲛泪洒英雄”,以“鲛泪”比喻英雄的泪水,形象地描绘了英雄在面对战争与牺牲时的悲痛与无奈。这里不仅赞美了英雄的勇气与坚韧,也揭示了他们在面对命运与历史洪流时的脆弱与无力感。整句诗通过对比英雄的英勇与泪水,深化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思考,以及对和平与人性价值的呼唤。综上所述,《厓门怀古(其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英雄与普通人在战争中的命运的同情与关注。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钱清夜渡
宋·陆游
轻舟夜绝江,天阔星磊磊。地势下东南,壮哉水所汇。月出半天赤,转盼离巨海。清晖流玉宇,草木尽光彩。男子志功名,徒死不容悔。坐思黄河上,横戈被重铠。晚途虽益困,此志顾常在。一.....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