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月
十
三
夜
胡
太
守
汝
顺
山
人
董
述
夫
汪
和
叔
魏
成
之
蔡
世
卿
贞
卿
李
永
升
永
庇
永
承
集
署
中
得
人
字
四
野
俱
生
色
,
高
堂
不
染
尘
。
转
疑
鸥
狎
客
,
更
好
月
窥
人
。
满
座
阳
春
曲
,
当
筵
漉
酒
巾
。
关
门
无
醉
尉
,
良
夜
得
相
亲
。
写景抒情
秋日写景
咏月
集会
友情聚会
无分
译文
田野之间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高大的厅堂却不见尘埃沾染。
仿佛怀疑鸥鸟与客人亲昵,更爱那明月窥视人间。
满座的人都在唱着欢快的曲调,酒席上有人用巾布滤酒。
城门之外没有醉酒的守卫,这良夜让人得以与你亲近。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夜晚聚会场景。诗人杨瑞云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八月十三夜,胡太守、汝顺山人、董述夫、汪和叔、魏成之、蔡世卿、贞卿、李永升、永庇、永承等一众文人雅士在署中集会的情景。“四野俱生色,高堂不染尘”,开篇即以生动的色彩描绘了四周环境的清新与高雅,高大的厅堂内,空气纯净,没有丝毫尘埃,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转疑鸥狎客,更好月窥人”,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将聚会的宾客比作鸥鸟,暗示他们如同鸥鸟般自由自在,又似月亮般明亮照人,增添了聚会的生动与趣味。“满座阳春曲,当筵漉酒巾”,描述了宴会上音乐悠扬,歌声如阳春般温暖,众人欢聚一堂,畅饮美酒,气氛热烈而温馨。“关门无醉尉,良夜得相亲”,结尾两句表达了聚会的愉悦与亲密,即使夜深人静,也没有官府的烦扰,大家得以尽情享受这难得的相聚时光,体现了诗人对友情与自由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明代文人聚会的雅致与乐趣,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与自由的珍视与追求。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