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夕
有
感
二
首
呈
督
视
参
政
(
其
一
)
汤
汤
南
纪
重
喉
衿
,
纵
敌
年
来
患
已
深
。
七
十
万
家
财
与
力
,
六
千
里
地
古
犹
今
。
薇
屯
正
自
忧
无
给
,
桑
土
当
思
彻
未
阴
。
用
力
愈
劳
工
愈
寡
,
相
公
试
察
此
时
心
。
秋节
忧民
咏物
怀古
抒情
写景
写家国天下
译文
江水浩荡,南方的重要地区遭受了重围,纵容敌人多年,患害已经深入到骨髓。
七十万户人家的财力和努力,六千里的土地,古今都未曾改变。
薇草繁茂的村庄正在忧虑无物资可供应,应该考虑改善农业生产以备不时之需。
用力劳作反而导致工力越来越少,相公应该考察此时的民心。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所作的《秋夕有感二首呈督视参政(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人以南纪地区为背景,表达了对当前形势的忧虑。"汤汤南纪重喉衿"描绘了南纪地区水流浩荡,如同咽喉要道,暗示局势的敏感和重要性。"纵敌年来患已深"则揭示了敌人入侵带来的长期困扰,表明战事的严峻。接下来的两句"七十万家财与力,六千里地古犹今",通过数字强调了当地人口众多和地域辽阔,暗示资源丰富但可能因战争而消耗殆尽。"薇屯正自忧无给,桑土当思彻未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百姓生活艰难,连薇菜都难以满足需求,而桑田的产出也未能充分供给。最后两句"用力愈劳工愈寡,相公试察此时心",诗人呼吁督视参政能体察民情,理解人民在艰苦劳动中越发稀少,希望他能关注并解决眼前的问题。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和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
岳珂
770首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