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六
日
题
紫
极
宫
钟
阜
轩
十
里
龙
盘
走
势
来
,
此
轩
清
对
此
山
开
。
日
华
先
觌
东
方
出
,
春
令
长
瞻
北
斗
回
。
地
压
灵
鳌
为
胜
境
,
城
迁
巧
冶
作
瑶
台
。
何
年
隐
几
成
余
志
,
世
味
于
今
已
似
灰
。
写景
地点
春天
抒情
怀古
写山
赞美
情感
思乡
城市
译文
群山蜿蜒,地势如龙般盘旋而来,这座轩台清净地对着山脉展开。
太阳的光辉最先在东方显现,春天按照北斗星的指引而来。
灵动的鳌头为这片胜地增添了地气,城市因精巧的冶炼技术而建成了如瑶台般的美丽。
不知何时起,我已将隐居的志向深藏于心,如今世事如灰,我已不再留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紫极宫钟阜轩的壮丽景色与深邃意境。首句“十里龙盘走势来”,以龙的蜿蜒走势形象地描绘出远处山脉的连绵不绝,展现出磅礴的自然景观。接着,“此轩清对此山开”点明了轩的位置,与山景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日华先觌东方出,春令长瞻北斗回”两句,运用了日出和北斗星的回归来象征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轩的地理位置优越,能够在此欣赏到四季更迭的美景。“地压灵鳌为胜境,城迁巧冶作瑶台”则进一步赞美了轩所在之地的神奇与人工的巧妙结合。灵鳌象征着吉祥与神圣,而瑶台则是神话中的仙境,这两句将轩所在的环境提升至超凡脱俗的境界,同时也体现了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创造。最后,“何年隐几成余志,世味于今已似灰”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欲望的淡漠。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态度,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越物质与功利的精神寄托,表达了对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紫极宫钟阜轩的壮美风光,还蕴含了诗人对自然、时间和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与向往。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