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诗
五
首
(
其
五
)
萧
萧
水
中
蒲
,
琐
琐
蒲
上
禽
。
托
身
自
得
所
,
不
忘
罾
罥
侵
。
天
风
断
枯
条
,
卵
破
巢
亦
沈
。
兹
焉
复
何
尤
,
慎
之
在
初
心
。
写物言志
咏物
哲理
写水
抒情
译文
萧萧的水中长着蒲草,蒲草上栖息着一些小鸟。
它们在蒲草上找到了自己的安身之所,即使是被渔网捕获也不会忘记自己的家。
天上的狂风将枯萎的枝条折断,小鸟的卵壳破碎,巢也沉落水底。
生命之中总会有起伏和变故,应该更加小心谨慎,尤其是在初识、初为之心愿时,要更加珍惜和保护自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水边生长的芦苇与栖息其上的鸟儿,以及自然界的变迁对它们的影响。诗人通过“萧萧水中蒲”和“琐琐蒲上禽”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芦苇随风摇曳,鸟儿在其中栖息,两者和谐共存的画面跃然纸上。接着,“托身自得所,不忘罾罥侵”两句,诗人借物抒情,表达了即使身处安逸之地,也不忘潜在的威胁,暗喻人生中虽有舒适与自由,但外界的侵扰与挑战始终存在,不可忽视。“天风断枯条,卵破巢亦沈”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中的残酷一面。天风无情地吹断了枯枝,鸟巢随之沉入水中,象征着生命在自然法则面前的脆弱与无常。最后,“兹焉复何尤,慎之在初心”总结全诗,诗人告诫人们面对生活的起伏与挑战,应保持谨慎与初心,不因外界的变故而失去自我,强调了内心的坚守与智慧的重要性。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界的景象为载体,寓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周棐
56首
尝为宣公书院山长。善诗。有《山长集》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