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别
历史事件
春天
建筑
抒情
情感

译文

旧时的院落位于东林,经历风雨沧桑,犹如翻云覆雨后的晴天。
曾经的建筑,如今已经有人来救度,免于荒废。
丽泽的规模显得庄重肃穆,祠堂内,有红色画饰的柱子和横梁。
令人惊讶的消息传来,公文传达到这里,迅速报功。
丙寅年的夏天四月,中丞北上赴任,急匆匆地赶路。
在林间停下车辆,在杨亭讲解道理。
今年是戊辰年的春天,突然有云旗风马前来迎接。
到达目的地后,如龟山般的学者坐到座位上,开始面对面交谈彼此的一生经历。

赏析

这首《满庭芳》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钱肃润所作,以送别汤中丞(潜庵公)入东林道南祠为题,描绘了送别场景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旧院东林,沧桑陵谷,翻云覆雨方晴。”开篇即以“旧院东林”点出地点,暗示东林书院的历史与变迁,通过“沧桑陵谷”、“翻云覆雨”描绘了时间的流转和世事的变迁,而“方晴”则预示着新气象的到来。“一朝营造,救度也耎薨。”此句赞美了汤中丞的营造之功,不仅在物质上有所建树,更在精神上给予了拯救,体现了其深远的影响。“丽泽规模整肃,祠堂内、丹艧梁楹。”描绘了祠堂内的庄严与肃穆,通过“丽泽”、“整肃”、“丹艧梁楹”等词,展现了建筑之美与庄重之气。“惊相告、俄傅檄至,不日报功成。”这里描述了消息的迅速传播与汤中丞功绩的显著,通过“惊相告”、“傅檄至”、“不日报功成”等词,突出了其影响之广与成就之大。“丙寅,夏四月,中丞北上,迫趣王程。”点明了时间与事件,汤中丞在夏四月北上,赶往王程,体现了其忙碌与紧迫。“过林间停辙,讲道杨亭。”描述了汤中丞在林间停留,于杨亭讲道的情景,体现了其对学问的追求与分享。“今岁戊辰春日,云旗风马忽来迎。”描绘了春日里云旗风马的迎接,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预示着新的开始。“到门后,龟山降席,促膝话平生。”最后,汤中丞到达门后,与龟山(可能指友人或东林书院的象征)促膝长谈,回顾往昔,表达了深厚的情谊与不舍。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送别场景的庄重与友情的深厚,以及对友人功绩的肯定与敬仰。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