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
友情
赞美
地点
阌乡
怀古
行宫

译文

去年你曾住在太白山边的行宫,朝罢归来,我们还是室友。
你我心心相印,情深似骨肉亲人,每次交谈都称赞你的文章才华出众。
如今政通人和,连通两京的道路畅通,重逢之时,感觉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特别美好。
昨晚的聚会本想寻欢作乐,但你依然才华横溢却落魄失意。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内容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赞美和怀念。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去年行宫当太白,朝回君是同舍客。" 这两句交代背景,通过提及“行宫”和“同舍客”,点出了诗人与秦少公的相识是在一次外出游历中共同住宿的情景,显示了他们关系的亲密。"同心不减骨肉亲,每语见许文章伯。" 这两句表达了对朋友情感的深厚,以及对其文学才能的认可。“同心”和“骨肉亲”形容了深厚的情谊,而“每语见许文章伯”则赞美秦少公的文学造诣。"今日时清两京道,相逢苦觉人情好。"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都城清净的道路上偶遇的情景,以及这种偶遇让诗人感受到了人间美好的真挚情谊。"昨夜邀欢乐更无,多才依旧能潦倒。" 最后两句通过对比昨夜的欢聚与现实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对秦少公文学才能和个人魅力持续赞赏的情感,以及对于即使在不如往日的情况下,朋友依然保持其才华和风采的欣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美的文字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才能的高度评价,是一篇情真意切、语言精炼的佳作。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