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韦
七
赞
善
乡
里
衣
冠
不
乏
贤
,
杜
陵
韦
曲
未
央
前
。
尔
家
最
近
魁
三
象
,
时
论
同
归
尺
五
天
。
北
走
关
山
开
雨
雪
,
南
游
花
柳
塞
云
烟
。
洞
庭
春
色
悲
公
子
,
虾
菜
忘
归
范
蠡
船
。
抒情
赞美
写景
地点
友情
写水
洞庭湖
秋
四季变化
译文
乡里人才辈出,不乏贤能之人,杜陵和韦曲都是繁华的未央宫前之地。
你的家族最近在三象中独占鳌头,人们都认为这是五天的共同归宿。
北上走过了关山,雨雪纷飞;南下游历了花柳之地,云烟缭绕。
洞庭湖的春色令人感到悲伤,就像那公子的忘归范蠡船一样,湖里的虾和菜都是那样的令人忘却归途。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赠韦诸公赞善》。从诗中可以看出,杜甫在赞美受赠者韦诸公的品德和才华。"乡里衣冠不乏贤,杜陵韦曲未央前。" 这两句表明韦家在乡里是出了名的贤达之族,而杜陵即指长安(今陕西西安),韦诸公在那里也颇有名声。"尔家最近魁三象,时论同归尺五天。" 这两句中,“魁”意指官职高显,“三象”可能是对某种美好品德的形容,而“尺五天”则是对韦诸公才华横溢的赞誉。"北走关山开雨雪,南游花柳塞云烟。"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韦诸公一起游历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现他们交游的情谊和深厚的情感。"洞庭春色悲公子,虾菜忘归范蠡船。" 最后两句中,“洞庭”指的是湖南的洞庭湖,“公子”可能是对韦诸公的一种尊称,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思念之情;“虾菜”则是在形容一种平淡而美好的生活,而“范蠡船”出自古代典故,形容隐逸生活。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杜甫对韦诸公才华的赞赏,也透露出他对于朋友之间情谊和共同生活片段的珍视。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