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
亲情
节日
写景
怀古
抒情
落笔
离别
悼亡

译文

你在哭泣,我在战斗,看着你逐渐长大。
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正月,我长久地滞留在远方。
漂泊中只能以柏叶酒度日,身体衰弱只能睡在藜木床上。
教导年轻学子,我却羞愧自己已老如白头。
即使写下诗篇,也难掩心中的哀伤,只能举杯祝寿。
思念江东的兄弟,唱起歌来,泪水止不住滑落。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元日示宗武》。诗中充满了对亲人深切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汝啼吾手战,吾笑汝身长。"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关心与祝福。"汝啼"即是指家中的孩子们在呼唤父亲,"吾手战"则显示出诗人听到孩子的声音时内心的激动和不安,而"吾笑汝身长"则透露出他对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喜悦。"处处逢正月,迢迢滞远方。"这里描绘了新年佳节的气氛,但诗人却因身在远方而感受到了节日的寂寞和孤独。"正月"指的是农历新年的第一月,也就是春节,而"迢迢滞远方"则形容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强调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飘零还柏酒,衰病只藜床。"这两句通过对饮酒和卧病的描写,反映出诗人的孤独与不适。"飘零"意味着落叶纷飞,也暗示了时光易逝,而"衰病"则表明诗人因思念家乡而感到身体上的不适。"训喻青衿子,名惭白首郎。"这里诗人提到自己年迈体弱,已经成为一位老者,对于自己的儿女们给予教诲时感到惭愧,同时也感慨自己头发已白,却仍未能让家族扬名。"赋诗犹落笔,献寿更称觞。"诗人依旧在写作诗歌,以此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并以诗来祝愿他们健康长寿。"不见江东弟,高歌泪数行。"最后两句透露了诗人对于远方兄弟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哀伤。尽管他通过高声歌唱来表达情感,但内心却充满了悲凉与落泪。整首诗通过对节日的描写、亲情的抒发以及个人健康状况的反映,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人生体验。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