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
怀古
抒情
送别
建筑
布局
赞颂人物
情感

译文

心中悲伤面色阴暗,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
尊敬的丈人,遵循礼仪规矩,与文人的学问早有接触。
在皇宫的宏伟建筑中,身处显赫的地位,身边环绕着显贵的官员。
你的尊荣真的不逊于他人,你的端庄雅致和超然物外让人敬仰。
喜闻你的音容笑貌,却也听闻你因病而苦痛不堪。
南去的经历充满惊惶与仓促,北方的思绪静悄悄地蔓延。
你被诬陷如长沙的鸟难免祸害,蜀郡的人同情你的犀牛(此指你自己)。
即使乘着白色的素车仍悲伤哭泣,心中仍想持有宝剑,保卫家园。
汉朝中正兴盛,经学在民间也广为流传。
你豁达的胸怀标志着家族的世业,磊落的品格让当世贤人感到敬佩。
城市的府邸在盛夏时节显得深邃,江湖之上晴朗的天空显得遥远。
高楼之上关着树梢的顶端,飘扬的旌旗在堂前飞舞。
帷幕似乎被风吹动如燕舞,笳箫声急与晚蝉共鸣。
你的兴致逐渐减弱至无以续起白室之事,踪迹似乎随着孝廉船消失不见。
你昔日的儿时伙伴都已经离开你而去,生活因世俗琐事变得喧嚣低俗。
岁月不饶人已生多感伤之情,仍然愿意尽力用诗篇表达内心所感。
谁能传达治国之理于世,但朝廷缺少掌权的重将之才。
以历史记载为例的春秋褒贬原则是通用的道理,只有名声和地位两者兼备才能被重视。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哭韦大夫之晋》。诗中充满了对逝者韦大夫的怀念和赞颂,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个人命运多舛的感慨。首句“悽怆郇瑕色”描绘出韦大夫逝去后的哀伤气氛,颜色变得黯淡,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悲痛。接着,“差池弱冠年”则是说韦大夫英年早逝,未及壮年。“丈人叨礼数,文律早周旋”表达了韦大夫对礼仪和文学的精通,他在这些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台阁黄图里,簪裾紫盖边"则形容其高贵的地位和尊荣。“尊荣真不忝,端雅独翛然”赞美韦大夫德才兼备,不愧于其所享有的尊荣。而"贡喜音容间,冯招病疾缠"则透露出他生前虽然受到人们的敬仰,但却饱受着病痛的折磨。接下来的“南过骇仓卒,北思悄联绵”表达了诗人对韦大夫逝去的深切怀念,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充满了对他的思念。而"鵩鸟长沙讳,犀牛蜀郡怜"则是通过自然景象来强化这种情感。“素车犹恸哭,宝剑欲高悬”描绘出诗人在韦大夫墓前哀伤的场景,他想要将这份哀痛永恒地保留下来。"汉道中兴盛,韦经亚相传"则是对韦大夫思想和学说的推崇。“冲融标世业,磊落映时贤”强调了韦大夫的品德和事迹对后世的影响。而"城府深朱夏,江湖眇霁天"则描绘出一幅充满诗意的自然景象。“绮楼关树顶,飞旐汎堂前”继续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韦大夫所处环境的美丽。"帟幕疑风燕,笳箫急暮蝉"则是通过细腻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韦大夫逝去后的哀思。“兴残虚白室,迹断孝廉船”中,“兴残”指的是韦大夫的遗迹已经残破不全,而“迹断孝廉船”则是说他曾经乘坐的船只现在也成了过往的痕迹。接着,“童孺交游尽,喧卑俗事牵”表达了诗人对于韦大夫逝去后,那些世俗纷争都不再重要。"老来多涕泪,情在强诗篇"则是说到了晚年,诗人的眼泪更多,他的情感也更加深沉地融入到诗词之中。最后,“谁寄方隅理,朝难将帅权”表达了对韦大夫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而"春秋褒贬例,名器重双全"则是说韦大夫的一生都被载入史册,他的美德和声望都得到了肯定。这首诗通过对韦大夫逝去的哀悼,表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无奈。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送曾则通扶榇归江右
明末清初·卢若腾
君昔侍吾师,宦游入闽甸;吾师蒙难时,举家危悬线。君年未及壮,飘泊经百鍊;岛栖十七载,苦泪挥霜霰。谈尽岛中心,识尽岛中面;人面皆如昨,人心半迁变。经权惟所适,忠孝从其便;况.....
武进陈君研因以余与其尊公鉴沤先生有一日之雅介公约通殷勤感念畴昔怆然有赠
清·王存
佳茗醇醪忆往还,惊蓬宿草断追攀。能先大劫收身去,坐看弥天战血斑。已隔死生江海外,待通风义纪群閒。哦诗莫起苍茫感,排遣春愁对蒋山。
沈纯甫见过不值
明·欧大任
病起江干一棹归,翩翩皂盖访鱼矶。乌皮几在携家隐,白板门深见客稀。沧海霜随旌外落,罗浮云傍舄边飞。徵书十道闻将下,强欲从君愿已违。
唐公兄惠顾海上既行辄有诗奉送
宋·李之仪
忆昨扁舟下京口,六月江头浪如吼。一笑还寻浮玉叟,山半飞云似招手。月明上船萦宿酒,倒摘沈星疑犯斗。夜深归梦彻东吴,觉来落月穿疏牖。山僧流连强终日,黄昏归鸟凌风疾。玉骨萧森病.....
风流子
宋·贺铸
何处最难忘。方豪健,放乐五云乡。彩笔赋诗,禁池芳草,香鞯调马,辇路垂杨。绮筵上,扇偎歌黛浅,汗浥舞罗香。兰烛伴归,绣轮同载,闭花别馆,隔水深坊。零落少年场。琴心漫流怨,带.....
临江仙
宋·晏殊
资善堂中三十载,旧人多是凋零。与君相见最伤情。一尊如旧,聊且话平生。此别要知须强饮,雪残风细长亭。待君归觐九重聊。帝宸思旧,朝夕奉皇明。
贺新郎·送杜将军韬武
明末清初·吴伟业
双鬓愁来白。数威名、西州豪杰,玉关沙碛。家世通侯黄金印,马槊当年第一。磨盾鼻、县毫飞檄。雅吹投壶诗万首,旧当阳、虎帐春秋癖。思往事,顿成昔。天涯寂寞青门客。念平生、鞭箠万.....
满江红·和外送春韵
清·冯娴
庭院深沉,湘帘外,馀芳还有。凝望处,远山烟霭,愁霖声又。彤管漫吟消雨后,紫姑暗祷占晴昼。问仙家,经岁总如春,曾归否。心已醉,非关酒。眉未展,非同柳。听檐前响滴,令人诗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