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李
八
秘
书
别
三
十
韵
往
时
中
补
右
,
扈
跸
上
元
初
。
反
气
凌
行
在
,
妖
星
下
直
庐
。
六
龙
瞻
汉
阙
,
万
骑
略
姚
墟
。
玄
朔
回
天
步
,
神
都
忆
帝
车
。
一
戎
才
汗
马
,
百
姓
免
为
鱼
。
通
籍
蟠
螭
印
,
差
肩
列
凤
舆
。
事
殊
迎
代
邸
,
喜
异
赏
朱
虚
。
寇
盗
方
归
顺
,
乾
坤
欲
晏
如
。
不
才
同
补
衮
,
奉
诏
许
牵
裾
。
鸳
鹭
叨
云
阁
,
麒
麟
滞
玉
除
。
文
园
多
病
后
,
中
散
旧
交
疏
。
飘
泊
哀
相
见
,
平
生
意
有
馀
。
风
烟
巫
峡
远
,
台
榭
楚
宫
虚
。
触
目
非
论
故
,
新
文
尚
起
予
。
清
秋
凋
碧
柳
,
别
浦
落
红
蕖
。
消
息
多
旗
帜
,
经
过
叹
里
闾
。
战
连
唇
齿
国
,
军
急
羽
毛
书
。
幕
府
筹
频
问
,
山
家
药
正
锄
。
台
星
入
朝
谒
,
使
节
有
吹
嘘
。
西
蜀
灾
长
弭
,
南
翁
愤
始
摅
。
对
扬
抏
士
卒
,
乾
没
费
仓
储
。
势
藉
兵
须
用
,
功
无
礼
忽
诸
。
御
鞍
金
騕
袅
,
宫
砚
玉
蟾
蜍
。
拜
舞
银
钩
落
,
恩
波
锦
帕
舒
。
此
行
非
不
济
,
良
友
昔
相
于
。
去
旆
依
颜
色
,
沿
流
想
疾
徐
。
沈
绵
疲
井
臼
,
倚
薄
似
樵
渔
。
乞
米
烦
佳
客
,
钞
诗
听
小
胥
。
杜
陵
斜
晚
照
,
潏
水
带
寒
淤
。
莫
话
清
溪
发
,
萧
萧
白
映
梳
。
离别送别
赞美
抒情
秋节
怀古
写景
山水
战争
译文
往昔我曾补官右职,跟随圣驾抵达上元县。
叛军之气逼近京城,妖星降落在官署中。
六龙(指帝王所乘的御车)远瞻汉宫,万骑军队巡视过姚墟。
玄朔之方(北方)天子回京,神都(京城)思念帝王的车驾。
只要一位勇士汗马功高,百姓就可免于鱼困之苦。
官员们佩戴着蟠螭印(象征权力的印章),排列成队行进。
事情特殊,迎接新皇入主代邸,赏赐丰厚,如同赏赐朱虚。
寇盗归顺,乾坤欲呈现安宁之象。
我虽不才,但能补官服之缺,奉诏可随从左右。
我像鸳鹭一样在云阁之上,麒麟虽受滞留,但仍在玉除(宫殿)前。
文园(指司马相如)多病之后,旧友稀疏。
漂泊异乡,幸得相见,平生有幸与你相识。
风烟弥漫的巫峡遥远难及,楚宫的台榭已经空虚无人。
所见所闻都与以往不同,你的新诗给了我很大启发。
清秋时节碧柳凋零,江边小岛红蕖落尽。
战旗猎猎,行军中多有号召,民众惊叹于队伍行进的速度和纪律。
此地唇齿相依的国家正经历战事,军情紧急如羽毛插于箭上。
幕府中频繁讨论军事策略,而我在家中也忙着除草药锄田的事务。
我朝见台星之上的朝臣,得以凭借使者传达之意向受到赏识。
西蜀地区灾害长久不息,南方的老者终于开始表达他们的愤慨。
对待士兵要宽厚有度,不能让仓储的物资白白浪费。
战争需要借助兵力,但成功与否还需看礼仪和策略的运用。
皇帝的御鞍用金騕袅制成,宫中的砚台用玉蟾蜍装饰。
我拜舞于朝堂之上,银钩般的字迹落在恩赐的诏书上,恩波如锦帕般舒展开来。
此行定能成功救助世人,而我也因为有了良友相伴而更加感到愉快。
我们跟随队伍前进时依据命令行动,顺流而下或停滞需看实际情况灵活应变。
我的生活辛苦在井臼之间(指家务琐事),生活状态与樵夫渔夫相似。
你来找我求米让我感到很麻烦你这位贵客了,听你吟诗则像听小胥(乐师)演奏般愉快。
杜陵斜阳照在晚景上,潏水带着寒意从寒淤中流过。
我们不需要再说清溪的事情了,看到眼前的萧瑟景色就想起了清溪上的景色了。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作,名为《赠李八秘书别》。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通过对过去与友人相聚时光的回忆和现在离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和对未来美好祝愿的情怀。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精炼,充满了诗人的豪放情感和深沉思考。例如“六龙瞻汉阙,万骑略姚墟”一句,就展示了诗人宏大的历史视野和对盛世美景的向往。而“寇盗方归顺,乾坤欲晏如”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国家安定、天下太平的殷切期盼。此外,“风烟巫峡远,台榭楚宫虚”一句中的“巫峡”和“楚宫”,则是诗人用来表达离别之愁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通过这种方式,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义、历史长河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情怀和高远志向。总体来说,这是一首结合了个人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的豪放送别诗,充分展示了杜甫作为唐代伟大诗人之一的艺术成就。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