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西
怀
殿
边塞
送别
战争
抒情
怀古
写景
赞美

译文

皇帝派遣西山的将领出征,秋日里在陇右集结士兵。
凄凉的战歌响起,昔日家族的荣耀再次燎原。
雕鹗(猛禽)抓住时机飞走,骏马回头鸣叫等待主人。
艰难时刻需制定上策,容易的道路就是前进。
斜日当头照耀殿宇,狂风卷起旗帜飘扬。
松林悲凄于天寒地冻,沙海在雪山前显得清冷。
敌军仍对我方心存怜悯,防守边疆时我们不敢轻易行动。
自古以来在异国他乡,应保持冷静展示智谋而非直接征战。
燕地和蓟地曾被野猪袭击,周秦地区也遭遇过巨兽的惊险。
中原地区饱受战乱之苦,残余的敌人还在四处纵横。
箭矢射入昭阳殿,胡笳声在细柳营中响起。
内人哭泣泪水如注,王子的白袍衬得他的行色更加英勇。
星象有异动之兆,而帝王的园陵却是平静无波。
只留下金碗般的宝物和遗物,但宫廷内已经空空如也。
毁坏庙宇时天降大雨,焚烧皇宫时火光彻夜通明。
罘罳(一种建筑装饰)在早晨落下,棂桷(屋梁)在夜晚一同倾塌。
三月时军队更加整顿,各路胡人势力逐渐被征服。
士兵们亲身经历战斗的创伤,而勇敢的决定更显珍贵。
期望元宰(高官)给予美誉,赐予列卿(高官的属下)特殊恩典。
期待某时重振军威,一同扫荡欃枪(不详之物)。
众多士人等待机会,云梯已准备好攻取七十城池。
我虽非齐国的策士,但也有志气如鲁国的诸生般为国效力。
我虽微不足道但已通达官场之道,独享荣耀。
我随同官员们忙碌于朝政之中,虽年老仍想有所建树。
我想要像刘表那样获得庇护之地,却又怕被当作厌烦的对象如祢衡一样不得善终。
身体渐衰不能再忍受这种分别,忍着泪水充满内心情感。
这废弃的城镇中有狐狸作祟之语,空旷的村落虎豹争夺领地。
人群常常陷入困苦境地,你是否还铭记忠诚之志?
元帅正在调兵遣将布阵新计谋,前方军队已压境旧京。
安定边疆的同时也要扈从君王,不要只为了功名而行动。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诗中通过对西山将领和陇右兵屯聚秋季的情景描绘,以及对古来边防将帅镇守异域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边疆安危的关切以及对将士们忠诚履职的肯定。诗歌结构宏大,语言雄浑,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时代的悲壮气息。开篇即以“诏发西山将”、“秋屯陇右兵”展现边防军事的紧张氛围,而“凄凉馀部曲”、“燀赫旧家声”则透露出历史的沧桑感,表明这些军队承载着过去的荣耀和传统。接下来的“雕鹗乘时去”、“骅骝顾主鸣”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边防将士们英勇无畏、忠诚守职的情状。诗人通过“艰难须上策”、“容易即前程”的对比,强调了在艰难时刻的坚持和努力,以及在平坦时期的迅速进取。“斜日当轩盖”、“高风卷旆旌”等句,通过壮观的景象描写,展示了边疆军队的威武和气势。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如“松悲天水冷”、“沙乱雪山清”,不仅营造出边塞的苍凉氛围,也反映出了将士们孤独坚守的境遇。在接下来的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古来边防将帅的怀念和敬仰,以及对于他们镇静示专征、保护边疆不受惊扰的赞赏。例如“燕蓟奔封豕”、“周秦触骇鲸”等句,通过历史的回顾,突显了古代英雄们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转而叙述了边疆战乱的惨状,如“箭入昭阳殿”、“笳吟细柳营”,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表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痛苦。同时,“内人红袖泣”、“王子白衣行”则传达出战争对平民的影响,以及君主的哀伤与关切。诗歌最后部分,诗人表达了对于边疆安定以及将士们英勇斗争的希望和肯定,如“宸极祅星动”、“园陵杀气平”,展示了一种期待恢复秩序、消除战争影响的心情。此外,“毁庙天飞雨”、“焚宫火彻明”等句,则描绘了战乱中寺庙的破坏和火灾,进一步强化了诗歌对和平的渴望。整首诗在形式上结构严谨,语言丰富,充满了情感的波动和历史的深度。杜甫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己的高超艺术造诣,也深刻地反映出唐代边疆军事与社会生活的情况,是研究中国古代边塞文化和战争文学的重要文献之一。

杜甫

1462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